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文化渊源很深,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很强。中日两国自1972年实现正常邦交以来,中国政府历来将发展对日关系视为对外政策重点,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曾直接过问对日关系,制定大政方针,提出具体措施。这些方针和政策同样受到了日本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中日两国建成了前所未有的睦邻友好关系。然而,当人类历史刚刚迈进一个新纪元,日本靖国神社参拜事件使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花费数十年心血创建起来的友好局面陷入僵局,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又到了一个需要进行抉择的十字路口。因双方…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提出的重大任务.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积极营造和谐舆论环境的关键举措.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来探讨新闻媒体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新闻发言人利用新闻媒体扩大传播效果等问题,能比较全面地认识新闻发言人与和谐舆论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举玺 《今传媒》2008,(5):60-61
笔者在俄罗斯留学和工作期间,先后在多所高校的新闻系或新闻教研室进行过考察、学习和工作,亲身体验和经历了俄罗斯高校新闻学科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现代广播是俄罗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大众传播手段。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统计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居民中只有18%的人口不听广播。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广播听众占总人口的82%,这种结果比纸介媒体的读者高出2%。阅读纸介媒体的受众占俄罗斯总人口的80%,纸介媒体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排在第二位。广播比电视更能使受众得到满足。在俄罗斯全体媒体受众中,喜欢看电视的占65%,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24日,新华社与郑州大学签订了共建穆青研究中心的协议,12月27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郑州大学签订了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这两个"共建",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着力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举玺  谭亚楠 《传媒》2022,(2):72-74+76
<正>数字化时代,面对海量数据信息资源,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冗杂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生产出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数据新闻,是一项重要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具有精准、直观特点的数据新闻迎来新发展高潮。英国《卫报》是国外数据新闻的先行者,它所设立的"数据博客"是全球第一个专业数据新闻平台。新华网是我国第一个开设"数据新闻"栏目的媒体,被学界和业界称为"中国数据新闻先锋队"。两者作为国内外数据新闻发展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盟”源自2015年5月中俄两国发表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内经济一体化项目)建设对接合作联合声明.①“一带一盟”的全面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中俄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为两国媒体机构深度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8.
张举玺  郑琪 《当代传播》2021,(1):57-60,69
2020年是中俄建交71周年.俄罗斯对中国的形象认知是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公共外交模式的走向.考察中国形象在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参考俄罗斯著名社会调查机构及美国皮尤调查研究中心的有关数据,可以观察到近年来俄民众对华认知取向.俄国视域下的中国形象是作为"他者"存在,并深受俄民族文化与地缘政治等多元...  相似文献   
9.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在国际社会秩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与俄罗斯建设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国际战略之一。随着两国关系不断加强与持续发展,急需双方媒介对建设进程进行全面及时的报道与宣传。中俄媒介机构将成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从中俄媒介合作动因入手,探讨两国媒介合作基础,展望双方互惠共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报刊诗话是近代报刊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的结合为我们研究诗话提供了新视角。诗话在《著作林》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陈栩,在编辑诗话过程中亦偏好“香奁体”诗歌,亦坚守传统诗性。曾随陈栩学诗的潘普恩,其诗话创作受陈栩影响较深。两人的诗话作品继承了传统诗话的特点,力求以期刊存诗记人记事,也借期刊传播其诗其人其事,折射了报刊赋予诗话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