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到“深度报道”,许多人脑海中的印象,都是那些“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动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被誉为我国深度报道经典之作的《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章,每篇洋洋洒洒近万字,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征服过千千万万读。如此看来,深度报道似乎不是大主题、长章,就有名不符实之嫌。难道说深度报道,除了宏观中观经济扫描透视、对政策决策阐释分析之外,抓社会热点难点聚焦特写,油盐酱醋、水电气等为老百姓经济生活服务的报道,就与深度报道无缘么?  相似文献   
2.
1月30日,在杜克大学"办公室时间"访谈活动中,华盛顿邮报前任副总编菲利普·本内特(Philip Bennett)与来自纽约时报的资深白宫记者、2009年普利策新闻奖得主马克(MarkMazzetti),接受了主持人提问,就新闻调查报道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是中文翻译实录。  相似文献   
3.
生活知音财经参谋在楚天都市报成长的15年里,经济部也一同壮大,部门采编人员由当初的8名扩大到27位。经济部始终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和万象,时刻保持着经济社会"瞭望者"的姿态。15年来,一篇篇来自经济前沿的调查性报道,揭露纷繁复杂的消费陷阱,还原真实的经济现象;加大舆论监督,客观真实反映民生诉求,  相似文献   
4.
张乐克 《新闻前哨》2009,(12):35-36
解决民生问题,有赖于公众充分行使法律所赋予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在民生新闻报道上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积极效应,使媒体发挥告知与预警、质疑与监督、代言与反馈、推动与整合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网络时政论坛日益成为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1)网络时政论坛的蓬勃兴起 截至2005年6月底,中国网民超过一亿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对于我们这个泱泱“网络大国”来说,网络时政论坛的诞生,则是以“强国论坛”的诞生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