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从推敲"新闻史"的概念入手,对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定位、路径和方法展开讨论,并着重描述了研究中的迷失及其原因。将问题分类剖析清楚后,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法:重新回到原点思考"新闻史"的目的,服务于教学和实践的"新闻史"才是应当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3日,第六届吴玉章新闻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举行,陈力丹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胡泳的《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林爱珺的《知情权的法律保障》、吴廷俊的《中国新闻史新修》、王润泽的《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等五部学术专著获奖。  相似文献   
3.
易耕 《新闻爱好者》2017,(12):57-63
中国新闻史学从1917年的《上海报纸小史》算起,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回顾百年学科发展,辉煌与困境并存。困境主要表现在描述的不断重复及超越描述的乱局。从描述到解释是史学认识论的普遍规律,但中国新闻史学却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描述包括了实证和编纂,屡被诟病的重复描述实际上是编纂的,而不是实证的。中国新闻史学仍然需要描述——要补上实证的描述这一课,也就是用以实证为代表的新描述主义代替以编纂为代表的旧描述主义。下半部分通过可知与未知、编纂与实证对描述做了"剥茧抽丝"般的思辨,最终回到描述与解释的主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易耕 《新闻爱好者》2022,(10):47-50
制作及运用卡片是史学界的传统史料方法,也是以方汉奇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新闻史学者的成就来源。新闻史至少包含新闻的历史、新闻事业的历史及用新闻史料构建的历史。新闻事业的历史作为报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主要依靠集报式卡片。随着年鉴派新史学演进及社会文化史方兴未艾,在史学界曾一度边缘的新闻史料越发受重视,对应专题式卡片。综合式卡片在借鉴史学方法的同时兼顾新闻本体属性,值得期待与探索。卡片方法有独特优势及不可替代性,需要守正创新。卡片运用在疫情新闻史、医疗卫生新闻史、军事新闻史研究中的一些个案值得分享。  相似文献   
5.
2016年12月17日,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通过对方汉奇先生从教65年来贡献的回顾,初步研讨了方汉奇新闻史学思想的历史与内涵。作为"画地图"式的基础性研究,方先生的作品侧重于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编纂,这种描述源于条件的限制,也因为学科的需要。如果说描述分为实证与编纂,今后的新闻史学更需要补上实证这一课,从而完整化从实证、编纂到解释、预测的历史学认识逻辑。"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也正是源自这一逻辑的对实证新闻史学的呼吁。理顺新闻史研究的困境,厘清描述与解释的关系,端正新闻史观和"问题意识",有待研讨会后的继续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