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宁波天后宫又称“福建会馆”,始建于宋绍熙二年(1191年),比久负盛名的泉州天后宫还早一年,清代重修,因为建制宏大,被誉为“城东巨观”,可惜1949年9月20日毁于战火。19世纪中叶以来,大量西方传教士、商人、旅行者来到宁波,天后宫恢宏壮丽的建筑风采、精美绝伦的雕刻神韵使他们惊叹不已。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在天后宫摄下了精美的照片,其中前庭、神龛的画面尤其珍贵。英国摄影家约翰·汤姆森赞誉天后宫为“中国最好的建筑之一”“、中国神殿建筑的辉煌典范”,他还对天后宫的大殿作了形象的描述“:龙的浮雕深深镂刻环绕着每一根立柱,好像…  相似文献   
2.
十六铺古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铺是上海的水上门户。清末,上海城厢以保、图和铺作为行政区划,基本上属于处理刑琐事及征赋税的机构。城厢共分9个图、24个铺。城东一带为十六铺(也即二十五保七、八、十六图),其范围东濒黄浦江,南达董家渡,西至城墙,北临法租界,面积约1.2平方公里。民国初期铺被废除,以坊、闾取代。唯独十六铺因商业上习称已久,故沿用其名称,但范围大大缩小——以东门路为中心,北至龙潭路,南至老太平弄,西至外咸瓜街、阳朔路的沿江狭长地区,面积仅0.25平方公里。南宋时期,吴淞江上游严重淤塞,加之海岸线日益东移,海船无法循江至昔日…  相似文献   
3.
黄金荣,旧上海叱咤风云的人物,连蒋介石都曾经投靠其麾下,后来居然拿起扫帚,在大世界门口打扫卫生,成为当时的一条爆炸性新闻。  相似文献   
4.
说起上海近代出版业,首先使人想起的是商务印书馆和墨海书馆.然而人们却很少注意后起的美华书馆,对它的研究则更少.  相似文献   
5.
一、“黄浦”考源 黄浦江是上海千百年沧桑的见证,也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源头。古代上海地区河渠密布,在上海方言中,一般称南北向的为浦、港、泾,东西向的为浜、河、塘。相传黄浦由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开掘,所以又称“黄歇浦”或“春申浦”。但根据地质考证,当时这一带尚未成陆,黄歇决不可能在大海中挖掘一条河。“黄歇筑浦”虽然是后人穿凿附会之说,但“黄浦”之名与黄歇的故事有关则是无疑的。 《尚书·禹贡》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是太湖的古称,三江即当时太湖流域的三条大江——松江。娄江、东江。黄浦属于东江水系,直至元代仍“阔仅一矢之力”,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道。唐代,东江湮塞,以后浙西诸水“皆屈流入黄浦”。宋以来,黄浦渐趋宽阔,称“大黄浦”,河流西连泖河通薛淀湖(今淀山湖)纳大湖水,北吞上海浦汇入吴淞江。 早期的黄浦是名不见经传的。北宋熙宁年间  相似文献   
6.
弹街路*是老上海最常见的一种路面,由卵石、块石铺筑,在上海已有几百年历史。明清时期,上海县城里的道路大多是弹街路、石板路或砖路。城外基本上是土路。上海开埠初期,租界内大都是土路、碎砖路和煤屑路。1861年租界大部分道路表层铺上圆卵石,成为较整齐的弹街路。1910年租界内开始铺筑柏油马路,以后沥青水泥路面逐渐取代弹街路。至20世纪40年代,上海的弹街路主要集中在华界,尤其以老城厢一带最为多见。上海弹街路的鼎盛期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