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舒勇和区志航为纪念汶川大地震.创作了雕塑作品“生命之花”,从一开始就演化成为社会行为艺术。从马克思“艺术生产”概念出发,可以看到艺术家创作的社会根源。艺术的社会学评价脱离不了公众的参与。接受美学奠定了艺术欣赏的社会性基础。公众关注艺术家用意图伦理挑战和颠覆生命伦理,以及对于作品的炒作,这都是有其社会性基础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3.
变电所由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继电保护和控制系统,所用电和直流系统,远动和通信系统,必要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和主控制室等组成。其中,主接线、主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装置等属于一次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发现实验室实验法现今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忽视被试心理过程,研究主题狭隘,样本范围过窄,缺乏社会性,结果没有得到整合等。文章从这些问题出发,经过反思,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质的核心内容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语感弱的人则反之。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