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6,(10):17-18
2004年“世界防艾滋病日”前夕,国内外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了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艾滋病人握手的新闻,其中新华社的报道技高一筹,既有握手的新闻现场和中国防治艾滋病的必要背景,又有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国际艾滋病团体人士的评价和艾滋病患者的切身感受,内容之丰富,采访之深入,令其它媒体望其项背。而这样的报道居然在当天抢先发出,更令业界惊叹。  相似文献   
2.
估计当下不少电视从业者家里不止拥有一台电视机,但一台电视机家庭和多台电视机家庭的收视取向有何不同,恐怕很少能进入某些方家的法眼。本文作者通过详实的收视调查数据,拨开层层迷雾,向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展示了新收视环境下新的电视收视取向,为广大电视媒体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展示了一种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思考、研究广播电视理论问题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1日(周五)。江西卫视停播黄金剧,播出专题节目《问计于民,共商发展》,其收视率较前一个周五该时段增加1.64点.升幅达59.42%。同时还跻身当年江西省网新闻类节目收视第二、南昌网第五,赶超无数强势栏目和热门影视剧。这档由省委书记亲自上阵,和现场一百多名普通百姓交流,全面阐述本省发展方略的主旋律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4.
迈入人间——由经典童话剧看儿童成长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童话电视剧《美人鱼》中,海的女儿生平第一次冒出水面,眼里充满了对人间的好奇和向往。那时,她是否料到:人间虽然近在咫尺,加入其间的过程却是那么艰难曲折!为此,海的女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忍受去除鱼尾的剧痛,孤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美学家普罗丁说:“除非灵魂自身是美的,否则便看不到美。”灵魂自身的美,不仅指道德的高尚,而且包括对美的发现、鉴赏、理解和再创造的心理能力。培养受众这方面的能力,即对受众进行审美教育,是一切大众传媒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电视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其他传媒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它融合了美术、摄影、戏剧、音乐、歌舞等多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段,可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向时传递美的形式,直接给人以感官上的愉悦。电视在我国日益普及,也为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因此,如何对观众进行审美教育,是电视工作者,尤其是电视剧、电视文艺编导们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学远 《声屏世界》2001,(10):34-35
《韩非子》记载了一则“买椟还珠”的故事,说的是楚国商人为给珍珠卖个好价钱,特意打造了一个精美的珠盒,结果有人花珍珠的高价,买下珠盒,把里面的珍珠还给商人。故事虽然有点夸张,却形象地说明产品包装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如何打造精美的“珠盒”,乃是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成功实现价值交换,赢得高收视率、高广告回报的关键之一,也是电视媒体在产业化道路上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基于机顶盒的时移收视和基于互联网终端的收视中,观众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电视剧、综艺和电影,其收视曲线和电视直播呈现出大体一致的运行趋势。同时与直播收视相比,时移收视排名更优的节目具有人物或项目复杂多样、角色交错互渗、情节起伏剧烈且指向多元、知识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加大年轻、高学历观众的比重,强化节目市场定位,实现目标观众精准到达。电视媒体踏踏实实做好直播节目,瞄准中青年、中高学历观众,在内容设置上切合时移收视规律,并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兼容各种视频节目,满足观众的自我表现和窥视他人的欲望,才能适应新的收视环境,实现新媒体时代的多屏共赢。  相似文献   
8.
当女嘉宾公开宣称"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的时候,当女生明明牵手成功,却又在现实生活中与其他男生恋爱且发生财产纠纷的时候,①我们是否会对那档标榜诚信的交友节目产生严重质疑?仅仅用娱乐或市场的理由无法解释其问题根源,一味指责节目背离导向、把关不严也有失科学和冷静,不利于探究问题的实质。在这里,节目的名称、定位与节目的演进过程产生了冲突,甚至构成反讽,它暴露出媒体观点与事实材料之间的游离,呈现给我们的是缺乏明确主张的割裂、模糊的媒体面目。当前,伴随媒体的日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11月中下旬,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黄金剧收视率连续下跌,有时竟跌出了自有收视率记录以来的最低谷,多个频道在黄金剧时段超过了都市频道的收视率,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此“惨象”令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样的电视剧适合在都市频道播出?我们能不能象评价自办栏目一样,制定出一些标准用于电视剧的预先评估,从而降低电视剧的风险?要知道,黄金剧对全频道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播错一部黄金剧意味着连续几周难以翻身!从本频道近一年多的播出效果看,收视反响较好的电视剧有:《天龙八部》《太太反击战》《不在犯罪现场》《小鱼儿与花无缺》等…  相似文献   
10.
收视率与节目品质之间存在明显错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导致了受众与专家对节目产生不同评价这种错位?本文从受众心理学出发,依据大量收视数据、满意度评价和电视媒体实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收视率与节目品质错位的根源。文章观点新颖,富于开创性,论述充分周密,行文条理畅达,对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