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们的故事     
程斯源  杨登明  亢小峰  宋亮  柳哲 《教育》2011,(14):21-22
尽管网络课程资源丰富,依然有那么一些旁听生在各大学的教室里听课。能坚持下来的,都不是一般人——2011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已逾10年。本着知识让全人类共享的目的,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  相似文献   
2.
程斯源  杨登明  亢小峰  宋亮  柳哲 《教育》2011,(14):25-27
看起来零零散散的旁听生,也有自发形成的社会结构。在旁听生的圈子里,话题主要是研究怎样选课、怎样获得学历以及怎样混饭吃——与在校生比起来,这些话题可能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程斯源  杨登明  亢小峰  宋亮  柳哲 《教育》2011,(14):17-18
大学的旁听生群体近来被各路媒体连续报道:一些急于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一箪食一壶浆,混在大学校园里,泡在大学课堂上,用青春"赌"明天……《教育》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聚居在北京香山脚下的旁听生族群,发现他  相似文献   
4.
见到作家王少农时,他已经用出版赚到的钱在北京买房置业,娶妻生子。与许多正在北大旁听课程、学业未成的学友那份嗫喏难言不同,用"能谋生"作为自己旁听生毕业证的王少农与《教育》旬刊记者谈起"我为什么旁听"这件事,思路清楚,观点明确,  相似文献   
5.
北大校长周其凤上任后,立即推行了新的进校人员登记制度——刷身份证,对此,周其凤明确地表态:"这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并非不欢迎旁听生。"那么,北大到底欢迎还是不欢迎旁听呢?《教育》旬刊就此问题采访了北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一位只有小学学历的文学青年,通过在北大的旁听,不懈地努力,在北大多位教授的无私帮助下,最终成为北大名教授与文学大师,堪称一桩文坛佳话。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历届校长数十位,其名气最大,贡献最巨者,当属蔡元培.京师大学堂改名北大后的首任校长何燮侯,却湮没无闻、知之甚少、世名不彰,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何燏时,字燮侯,1878年8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花明泉村.1897年,他是杭州求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1898年,清政府选派学生留日,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1899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8.
未名春风拂面,燕园书卷飘香!今年3月31日,恰逢北大中文系百年诞辰,海内外的北大中文系学子,都以不同的形式,在为“母亲”北大中文系“庆生”!  相似文献   
9.
著名学者、散文家季羡林先生于去年(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98岁。季老去世,转眼半年了,可我仍深深地怀念他。  相似文献   
10.
柳哲 《档案天地》2015,(2):28-3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艰辛历程中,有一批受党派遣到"特殊"战线秘密工作的革命人士,他们用自己在隐蔽战线的奋斗和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这支特殊队伍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叫侯文理。1916年阴历二月初二,侯文理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原属江苏萧县)赵楼乡新庄村。1938年,朱德发展著名作家曹聚仁先生的胞弟曹艺先生为特别中共党员,当时指派侯文理做其"单线联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