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
王雪桦 《中国出版》2013,(15):51-53
自媒体传播,尤其是微博等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平台,在传播渠道层面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垄断",从而使得自媒体全民传播的特点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就自媒体的传播主体而言,在信息传播中集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因此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用户不但可以满足强烈的信息需求欲望,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角色的主动性转换,从而满足话语表达等权利需求。因此,我国微博等自媒体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2.
现代诗学体系中,现代格律诗学是最具活力、最具理论自觉意识的诗学形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格律诗学的研究开始受到相关学者重视,在这方面获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现代格律诗学方面的原始史料没有得到全面发掘与有效整理,史料的缺乏直接导致现代格律诗学作为一重要的诗学形态,在史的层面依然不能得到清晰的历史还原与客观呈现.在这种背景下,刘涛《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研究》一书的出版,令人顿然有耳目一新之感.清华大学解志熙教授把这部著作称为"精心结算新诗律"之作,认为"此后无论什么人再来研究这个课题,刘涛的这部诗学著作都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显著界标."①确实,该书在史料的深入挖掘、对现代格律诗学史的客观还原与呈现、对历史中的理论问题的处理方式、理论探讨的深度与创新等方面,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它的出版,必将大大推动现代诗学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主体闰性原理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编辑和记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论是过于强调记者中心制还是偏重编辑中心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前者会造成新闻内容雷同、有偿新闻等现象,后者会打击记者积极性,无法应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大环境竞争等。本文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原理,从我国媒介运行机制的历程入手,分析了其中弊端,最后得出结论:编辑与记者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应努力寻求二者和谐共生的模式,应对新的媒体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雪桦 《今传媒》2014,(8):82-83
"三网融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更好的整合资源优势,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空间。笔者首次运用传播学理论对中原经济区媒介文化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探讨三网融合对于媒介文化建设的推动。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学科研究的理论体系。并且调查了经济区内电视媒介发展现状,解析了网络融合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原经济区媒介文化建设,为河南省发展中原经济区文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雪桦 《新闻知识》2013,(1):21-22,27
波德里亚作为20世纪欧洲最负盛名的后现代理论家,其对资本主义消费文化进行的批判研究受到了世人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消费社会》的解读中,对波德里亚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获得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消费现状进行一种文化和社会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是从事音乐专业学习的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课。作为课堂教学,它既有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又有一般教学的规律性。因此,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在视唱练耳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雪桦 《出版广角》2013,(10):16-18
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民国报刊是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资料库,离开这个巨大而又丰富的原始资料库,民国历史的研究不可想象。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学(1917—1949)同样如此。随着民国文学研究历史化、古典化成为研究者的一致诉求,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民国报刊这个丰富的资料库、如何更进一步深入民国报刊内部去打捞史料,成为摆在每一个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刘涛的《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一书(以下简称《考信录》),  相似文献   
8.
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吕嘉、郭石林所在的课题组无疑是影响最大、规模最大、收集数据也比较全的组织方。春节刚过,他们的2005年度大学排行榜又新鲜出炉,此举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或个人都纷纷发表见解.质疑大学排行。究竟中国的大学排行有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本文试从政府的角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越南电影《三轮车夫》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城市底层嘈杂的市井百态后,镜头一转,往城市流脓的创口深入,例如黑帮和毒贩、地痞和无赖、妓女和嫖客。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承担了作为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它把无情的社会现实放大后,让人看不到希望、很压抑,又弱化了媒介作为一种公众信仰传播的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