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约翰·菲斯克的文化理论 约翰·菲斯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吸取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福柯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英国文化研究以及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白浩然 《青年记者》2007,(20):89-89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最富代表性、经营最成功、经济实力最强的商业性报纸,之所以能够在史量才经营时期充分发展,除了史量才出色的经营外,也与当时《申报》所在地上海在中国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和独一无二的政治地位有着根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除媒体自身情况外,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作用方向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媒介素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保持着较为活跃的媒介接触,其媒介接触行为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较良好的媒介素养,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时<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迸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5.
胡永刚  白浩然 《新闻界》2009,(1):106-107,92
文章以乌尔里希&#183;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进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6.
谈“受众本位”与“迎合受众”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闻改革,受众本位论在我国得到确立。受众本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然而,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有些媒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竟把“受众本位”等同于“迎合受众”,给新闻事业和广大受众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本文主张新闻界应厘清是非,树立理性的受众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7.
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的表演要求语言精练流畅,活泼犀利而又幽默含蓄。相声的幽默深沉而不肤浅.回味无穷。相声幽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以合作原则分析其幽默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