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是中国现代化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它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战略选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有阶段性,也有整体普遍性;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由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中国现代化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自主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时期是传统中国士向知识分子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已具备了士向知识分子转化的条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层面从思想到实践都出现了新的因素,士自身的许多新观念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变化,表明他们之中不少人已开始转变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践中,我常能体会到,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好象有一道无形“门槛”横在他们面前。一旦跨过这道“门槛”,就越学越有兴趣,成绩提高很快。否则,就学得很被动和辛苦,很容易丧失学好物理的信心。那么,我们怎样来帮助学生降低这道“门槛”,顺利地将他们引入“物理殿堂”呢?下面就物理概念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中国走出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如混淆革命与建设、具体制度与基本制度、人治与法治、民本与民主以及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公与私、贫与富、计划与市场、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对立化等一系列观念困境,努力创新,从而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有其深刻的文化特性。它是反思与探索精神的统一 ,主张反思历史 ,总结经验教训 ;主张大胆探索 ,寻求历史发展规律。它是包容性与排异性的统一 ,基于人类文明共性及利益互惠性 ,主张包容 ;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性 ,强调中国特色。它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通过继承创立理论体系 ;通过创新解决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它是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 ,强调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经济、人心的稳定 ,稳中求变 ,以实现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它是理想与现实性统一 ,规划了中国的未来蓝图 ,指出了实现蓝图的途径。它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立足于中国国情 ,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 ,但在其理论源头、形成过程及现实影响方面又具有丰富的世界性。正是这些特性使邓小平理论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首先必须具有民族意识。柏文蔚的民族意识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用近代民权观念反满;用近代主权、利权观念反帝;强调国共合作是民族独立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其民族意识包含着独立、平等、进步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以规范为指导,对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设计中普遍存在的屋顶水箱消防水压不足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优选,降低了消防设施成本,简化了管网系统,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清末民初兴起的 ,它是中国新式教育兴起的一种征候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谨就清末民初新式女子教育兴起的概况、原因和特点作一简要论述 ,以显现其应有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一中国新式女子教育是在晚清之际兴起的。其表现就是女子教育开始走出家庭教育的圈子 ,出现社会化、普及化的趋势。最早的女子学校是 1 84 4年由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所派的阿尔德赛女士在浙江宁波创立的。 1 898年 6月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子学校在上海产生。女子学校在 1 90 7年以前增长很慢 ,以后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民国 ,女子学校…  相似文献   
9.
面对晚清深重的民族危机,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提出合群思想以整合一盘散沙的中国。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合群活动。他们论证合群的必要性、紧迫性,并提出以知识分子为主导,新思想为指导,新团体、新制度、新道德为纽带,建立新的民族国家为目的整合模式。晚清知识分子合群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整合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中国社会组织化程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随着晚清新政的开展,中西交流的加深,出于挽救民族危机的社会责任,新式知识分子从知识观、历史观、政治观等层面,对"新"表现出广泛认同.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性日益彰显,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