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与转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播者和创新者。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且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能创造价值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观点。在分析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结构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运用组织生态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从隐性知识栽体的视角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两个专业。针对这两个专业现有课程设置的雷同现象和学生就业的替代性问题,可从学科文化的学理诉求、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的需要等维度,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课课程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调查,分析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绩效的影响.分析表明,个人接触是最好的隐性知识转移方式,而对人际关系忠诚、情感距离及团队的目标、氛围、领导风格是影响团队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在隐性知识共享对绩效的影响方面,普遍认为,隐性知识共享能够增加团队成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节约科研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团队成员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55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学科属性、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社会需求多样等因素,导致了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方向门类不齐全、院系归属杂乱、课程体系庞杂等问题。依据实际调查和国外专业建设经验,可从专业教育制度、专业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角度来规划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块磁铁,因为安培曾说我由无数分子电流组成,所以我给自己起了个名字:疯子。  相似文献   
7.
胡泽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09-112
隐性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转移过程、转移因素和转移绩效既各成体系,又是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配套环节。借助于对SECI模型的推理,演化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体系;由于隐性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者和知识管理方的各个因子在转移过程中交叉结合,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呈现差异化;引入平衡记分卡,从知识增长、教师能力提升和组织发展三个维度设立转移绩效的KPI体系有利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隐性知识转移与理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人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在分析高校中隐性知识主客体在知识转移过程的成本—收益衡量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理性行为的导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