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人们按照预定的计划研究某一现象(A)时,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新的现象(B)。这种出人意外的发现,通常称之为机遇。一个人能否及时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他有没有创造力的标志之一。 一、机遇的特点 机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普遍存在着两大显著的特点:意外性  相似文献   
2.
他们做的是公益事业,却不靠捐款维持运转;他们是企业家,以商业运作方式取得利润,但又不以赚钱为第一目标;他们叫做“社会企业家”——在中国他们还只是小小的一群:但他们的事业天地广阔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现代性风险也接踵而至,如转基因争论、科技风险预防、网络道德评判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完全逃离了公众的主观感知,使公众严重依赖现代性制度下的专家系统和知识系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风险是被知识系统塑造出来的主观存在。作为知识系统里拥有“关键的社会政治地位”①的大众媒介、科学乃至法律,在社会风险的放大或降低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社会企业在中国刚刚跨出了一小步。但是这标志着社会进步的一大步。因为国家未来的竞争力,不在于经济领域.而在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6.
《纽约时报》在线收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美国《纽约时报》实行"差异化"策略,借机升级,探索总结出一种有效的在线收费模式。这一收费模式,兼顾广告商和受众的利益,给大众类报纸提供了一条在融合中升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董朝 《东南传播》2014,(1):104-106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院士乱象 成为院士后,在各院校和地方的争夺下,很多院士成了走穴达人,开始腰包鼓起来,而一切也变得与以往不同起来。近年来曝光于网络和媒体的、和院士相关的乱相逐渐增多,令这一让人尊敬的头衔失色不少。  相似文献   
9.
“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平  王子毅  董朝 《今传媒》2009,(12):16-18
一、贾君鹏事件:新媒体“媒介事件”的典型文本1.“媒介事件”的概念演变:从卫星电视到新媒体1992年,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一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媒体给受众提供了一个观察周围社会的窗口,一定程度上塑造着受众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受众通过媒体对事物的框限,使原有事物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基本模板下得到强调和凸显,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的活动.①那么,媒体对官员的正面报道,是否在公众心中树立了正面的官员形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