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新闻文本在结构要求上的五要素俱全,以及要真实地叙述事实,不能虚构等特点决定了新闻文本的独有特性。新闻文本不需要像文学文本那样:有表层意义,还有深层意义,更有不同角度与不同深度的读者理解。例如,“诗无达诂”就是文学作品张力的鲜明特征,而新闻作品有这个张力,但它的张力相对明确,易于平衡。具体而言,新闻文本的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邓涛  谭志红 《今传媒》2008,(5):45-46
柏生,本名陈柏生,笔名肖柏、柏子.她祖籍安徽安庆,1926年生于北京."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邓拓赠言),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是新闻速写、专访写作的高手.  相似文献   
3.
邓涛  谭志红 《新闻三昧》2008,(10):56-56
柏生,本名陈柏生,笔名肖柏、柏子。她祖籍安徽安庆,1926年生于北京。“万里云山如画,千秋笔墨惊天”(邓拓赠言),作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柏生是新闻速写、专访写作的高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由于教师不当教育行为引发的教育事故屡见不鲜,我们把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并由此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称为师源性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文本在结构要求上的五要素俱全,以及要真实地叙述事实,不能虚构等特点决定了新闻文本的独有特性。新闻文本不需要像文学文本那样:有表层意义,还有深层意义,更有不同角度与不同深度的读者理解。例如,"诗无达诂"就是文学作品张力的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发生的当天、次日、几天以后 ,分别构成其传播的几个时段。在不同的时段里 :新闻信息传播的特征不同 ,突出的重点不同 ;报道展开的层次不同 ,对于受众态度形成、认知需要、理性分析的满足不同 ;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的优劣特点不同 ,工作方式与着眼点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娱乐至死"、"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绿色收视率"是有关电视的三个热门话语,前两者遭受到强烈批判且在批判基础上,出现了"绿色收视率"说法并得到普遍响应与赞同。但细一推敲,笔者认为前两者犯了过于夸大与片面化毛病,而后者只是概念上的新瓶装旧酒而已。因而,有必要来对其进行廓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娱乐至死”、“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绿色收视率”是有关电视的三个热门话语,前两者遭受到强烈批判且在批判基础上,出现了“绿色收视率”说法并得到普遍响应与赞同。但细一推敲,笔者认为前两者犯了过于夸大与片面化毛病,而后者只是概念上的新瓶装旧酒而已。因而,有必要来对其进行廓清。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已经组建了38个报业集团,分布在我国4个直辖市和18个省。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都努力把自己的规模做大。把自己的规模做大,不仅仅是竞争的手段,更是一种生存之道。当今的中国报业,抱团成风,正是传媒市场规模化发展的一个表现。如传播学者喻国明所言:中国传媒业的“合竞时代”到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从伊拉克战争到“非典”出现,从潜艇触礁到日本大地震,突发事件一个接一个地发生,纷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这些突发事件又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这些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出来的,这些报道又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毫无疑问,报道突发事件是大众传播媒介吸引受众的机会之一,这在媒介走向市场化的今天对于各个媒体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期刊可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介入突发事件的报道,在这方面去“搏”自己的市场份额呢?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许多期刊已经在介入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是期刊怎样介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