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对中外媒体来说是一场新闻盛宴。然而,在这场盛宴中,我们却吃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西方媒体的报道以其一贯固有的以意识形态判断为框架,在导向上有意识地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重组,使得我国国家形象未能得到真实的呈现。对待这一现象,媒体人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切实提高传播能力和话语能力,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郎靖和 《家教世界》2013,(4):259-260
在电影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暴力美学电影以其具有冲击性的画面和令人血脉贲张的拍摄手法掀起全球浪潮。而作为此流派的先锋者,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延续了吴宇森和马丁斯科塞斯的风格并加入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后现代风格手法,使得其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光影效果。同时,家庭和社会经历等对其电影风格形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召开引起了西方媒体的高度关注,其报道的强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以路透社、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及《洛杉矶时报》这五家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在2012年11月1日到11月19日期间关于党的"十八大"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的框架理论,对这些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总结西方媒体对党"十八大"的新闻报道的特点,并深入探析这些报道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