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常把能够推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迅速发展的经济力量叫做经济杠杆。如果不否认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体系中首推价值规律,那么也就不否认在各种经济杠杆中首推价格。价值规律被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手控制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控制着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命运,人们通过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来认识价值规律,运用价值规律,价格是醒目的、有力的、有形的手,它作为经济杠杆作用之大,影响之广,犹如核裂变的冲击波和光辐射。如何使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造福社会、造福人民,这不能不是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改革已进行十多年了,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它既给我们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存在一些失误和困难。要把改革深入地开展下去,就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我们走过的路程.我们的改革开始于农业经济改革,后者又是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的基础。这篇文章着重论改革的起步与探索,分析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改革的政策和措述施,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社会发展,又会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困难,才能使改革深入、健康地向前发展,否则就会使改革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完成了革命的变革,众所周知,这个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唯物史观的发现。但是,唯物史观是怎样发现的,它跟过去的社会历史理论有什么联系?对此各家看法不一。以往的历史观,特别是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它却包含着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列宁语)。恩格斯说,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是划时代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1页)。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马克思对自己的直接理论前提——黑格尔的社会历史观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我国高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出发,针对普遍存在于高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校建筑装饰专业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法典的形成过程 ,说明法不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 ,乃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表现。中外思想家对法的理论反思 ,阐明人民是法的主体 ,法则标志着人民对自身地位、权利和利益的自觉和维护的水平。马克思对这种观点的批驳 ,深刻剖析了统治阶级意志说的理论失误。统治阶级意志说所造成的实践后果 ,必然会使法治沦为人治 ,使以法治国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社会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社会化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形式的论述,就是关于市场经济本质的论述。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二者的一致性,就在于生产及经济运行的社会化,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形式,社会主义是生产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都必须遵循社会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主义思潮提出以人为本,这是人精神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它作了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人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权,我们党和国家用生存权和发展权重新阐释了人权,也为人权的实现找到了现实的道路。人精神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社会最高价值目标的确定,马克思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最高价值目标,江泽民同志用“三个代表”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9.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 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政治理论课整合应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理论课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应用,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造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了很好地整合,必须对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作解构式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政治理论课件的多媒体的表现模式和手段,同时搜集和编辑影音资料。这种政治理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会带来政治理论课的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