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起来的不只是经济,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似乎是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伴奏。各国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使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成为各国从政者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目前世界多元力量中重要一极的中国,有充分理由让中华文化成为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2.
3.
4.
在并列复句中,"也"字的意义也并不只是"类同"那么简单;在转折复句中,只有说话人认为前后分句间有条件关系时,"也"的意义才表"类同",但"也"的意义并不作用于前后分句,而是作用于说话人预设和复句意义内容之间,这是因为,条件关系是说话人建立心理可能性尺度的基础,前分句常常是后分句成立的可能性尺度最低点,从而在说话人预设和复句意义之间构成语义逆承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日益紧密起来的不只是经济,不同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业已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伴奏.各国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放态度使多元文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成为各国从政者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求证直接纠错反馈能否提高学习者外贸函电写作的语法准确性,在某大专院校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中进行了实验研究。被试分为接受直接纠错反馈组与未接受纠错反馈组。经过一学期的写作教学,被试共完成五篇信函写作。研究表明:本次实验中直接纠错反馈未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外贸函电的语法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以“S—V—A—O”句式为基础,分析了异指定语语义指向类型的形成条件,概括了异指定语的七种语义类型,并在概念整合理论视野下对异指定语的形成做出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临时性和主观性正是异指定语形成的语用动机,异指定语的理解正是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动态实时意义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陈鸿瑶 《传媒》2020,(10):90-92
有效的文化传播,关键在于使不同文化主体间形成“第三空间”,找准跨文化身份、寻求文化接口,促使文化主体形成对待不同文化的“第三种视角”,所以,在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还需要我们从小处着手,构建共同经历、关注共同情感、聚焦共同价值观,搭设共情桥梁,通过文化产品构筑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来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从认知的角度讲,"类同"是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原型意义,"并存"、"添加"、"递减"等意义是人的认知能力作用于"也"字的语义结构——比较框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是对"也"字语义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凸显,也是"也"字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版机构和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国际中文教材出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文章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从选题策划和内容编制两个层面出发,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材出版要领及策略提出了科学建议,以期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