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视觉整合传播是党报版面突破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煊 《青年记者》2012,(5):27-29
报纸作为传统平面媒体,通过视觉进行传播,遵循视觉传播规律,版面语言是报纸内容的视觉体现,做好版面不仅是内容传播的需要,也是党报宣传工作的需要. 比起其他媒体,党报版面的改革创新仍显滞后,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2.
模块式版面有四大优点:1.版式简洁、清晰,符合现代审美观;2.便于阅读.稿件之间区分明显,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发生串行、误读现象;3.方便编辑操作.编辑的排版工作更为简捷,如有突发新闻,也方便编辑快速调换.  相似文献   
3.
马煊 《中国记者》2012,(1):126-127
党报版面语言的短板在于视觉思维不足。文字思维是"说什么",视觉思维是"怎么说",如果不关心阅读体验势必影响信息传播。"怎么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多数报纸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对版面进行阐释、美化,力图变得更"好看".于是,图片、图表、绘画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都出现了,都"占领"了报纸的主要版面,而且是最大的版面,力求达到理想的"视觉冲击"效果.当各种报纸都以此为标准进行改良时,造成的结果是--都"好看"了,都"美化"了,可实质上是千篇一律被同质化了.这些同质化的报纸版面大量、重复地出现,不但没有"说"出什么内容,而且看不出什么新意,更没有看出它说了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话语,很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疲劳感.  相似文献   
5.
历数中国新闻奖历年获奖版面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视觉化传播为主的版面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屡获大奖.研究这些版面,对于报纸运用视觉化方式采集、设计、表达新闻信息有一定帮助. 版面创意是本届获奖作品亮点 2012年获第2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版面(图1)强调版面创意,以内容视觉化传播取代文字传播成为版面主体.编辑别出心裁,用各种谷物、豆类一颗颗地拼出了中国地图,然后拍成照片完成设计,形象生动地诠释了"FEEDING CHINA"(中国粮食生产)的主题.打破了以新闻照片、图表和文本内容为主的传统设计模式,利用创意体现主题.引起国内外读者和报界的热烈反响与好评,并在国际新闻设计协会(Society for New Design)举办的2012年度全球版面设计大赛中荣获"Award of Excellent"奖项.  相似文献   
6.
"所谓中国元素,是今天中国人所信守的,符合中国文化认同的一切元素",首倡者高峻认为,"不是一讲中国元素就是中国结,就是一条龙,其实包括今天中国人的心态、幸福感,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在百度百科,对"中国元素"是这样描述: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它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7.
马煊 《中国记者》2012,(9):120-121
每到年底,正是报纸发行重头大戏开场的时候,从党报到都市报,从日报到周报都会在设计本报形象广告上动番脑筋.何种形象广告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通过对近年中国广告节、 "广州日报杯"获奖报纸广告进行分析,大概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