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刘基《工之侨献琴》开首就是这样的一句:“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金声而玉应”说的是装上弦线弹奏起来(“弦而鼓之”)所产生的美妙的音乐效果。这一点总体上的把握,恐怕是并没有什么疑义的,但是,文中的“金”、“玉”到底指什么,这里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怎样具体解释它才比较贴合原文文意;这些问题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楚的。下面着重谈谈“金”、“玉”的诠释,因为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金”、“玉”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金”指“钟”,“玉”指“磬”。理由是:“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同“金声而玉应”结构相似,词义解释也应相同。(二)“金”、“玉”当是一词,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卖柑者言》)之“金玉”然,不过文中乃分言之而已。  相似文献   
2.
某报登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杂文的福气——<微言集>序》。盛赞《微言集》作者“逻辑思维中,用激情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微言集》这本书写得如何,序文是否有真知灼见,姑且不论,书名“微言”,就叫人  相似文献   
3.
姚家祥先生在《语文高考复习点睛》(见本刊2002年第3期)“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段中,强调“字字句句有着落,不可有遗漏”的原则,这自然是不错的。但他所拟的第二道阅读翻译题目的“参考答案”似有一些疏误,现商榷如下。 1.太宗指示(王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太宗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并说:‘庐江王不守为王之道,我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并取用了他的妻室。’” 按,上述答案有误,其误有三:(1)“把美人指给王(王圭)看”,现代汉语无“把……人指给……看”的表达方式。应译作:太宗指了指美人对王(王圭)说;(2)姚先生把“贼杀其夫而纳其室”的主语搞错了。其主语不应是“我”(太宗),而应是承上省的主语“庐江王”,下文“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都是对庐江王的指斥。(3)把“贼杀其夫”译作“如同杀贼似的杀了他”,大误。古汉语中的“贼”和现代汉语中的“贼”有很大的不同。“贼”有五个义项:①  相似文献   
4.
作为修辞性问句的反问句,应该具有三个特点:(1)说话者(或作者)无疑而问,答案已包含在问句中。(2)语气比陈述句强烈。(3)它只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一是以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以上三点,尽管存在不同的具体表述方式,修辞学界所持的看法却并无二致。问题出在具体判别  相似文献   
5.
“见”字的指代性副词用法,是由吕叔湘先生在四十年代发表的《见字之指代作用》一文中最早提出的。这种处在动词之前的“见”字,是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对象,称其为“指代性副词”,是符合古汉语语言实际的。这类“初起于汉,盛行于魏晋”的起指代作用的“见”字,在古籍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它既可以指代第一、第二人称,也可以指代第三人称;既可以指代单  相似文献   
6.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水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包身工》)带工老板对待“包身工”会是“慈祥”的么?句中“慈祥”一词,一定是取它的相反意义即“凶狠”了。那么“慈祥”必是反语无疑。①——我悬揣判“慈祥”为反语的思维过程大致就像上面这样。其实,这样的修辞分析是不妥当的。正确的修辞分析,应该是对作者的具体的艺术匠心的确认。《包身工》中的这句话,其主要特征是,在毫无人性的凶狠的带工老板中,挑出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误区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几个数字。据统计,中小学生十年时间上课总时数为9160课时,其中语文为2749课时,占30%强。花这么多课时,学的又是祖国的语言,却大多数不过关,难怪吕叔湘先生要称之为“咄咄怪事”了。目前,相当多的执教数十年的老教师都感到十分困惑:对如何教感到困惑,对用什么方法去正确衡量初中高中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8.
“这时,身为专案组组长的李文德副局长兀地想起,这与警方掌握的一个在南充称‘老大’的外号叫‘老毛’的人有些相似,究竟是不是这个人,他一时也拿不准。后经查证,他的推断是正确的。”(见《法制文萃报》第449期《凶案发生在警察眼前》)  相似文献   
9.
有一篇文章在论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见《民心·天下及其他》。《法制睐望》1994年第3期,署名“本刊编辑部”)这个论点之后,归纳道: “可见,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证明了我们老祖宗一再重申的那个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然而,紧接上文“共产党人及其领袖大得民心。果然,不久就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天安门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