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在现在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多媒体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使很多老师养成了坏习惯,无法锻炼养成好的教学技能 一个好的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其生动的语言,并结合适当的形体语言,将自己所要讲的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做好的课件来讲课,这样他就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出现的意外.  相似文献   
2.
例1小明在阅览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某次聚会上,共有6个人参加,如果每两人都握一次手,共握几次手?"小明通过努力得出了答案.为了解决更一般的问题,小明设计了下列图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学生模型是ITS的核心组成部分,学生模型创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ITS提供个性化服务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学生模型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认知型学生模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情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能量"一节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茶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充分理解、利用教材.在设计活动单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笔者对一堂复习课不断实践与修改,不断完善并转变课型的方式,本文通过对课堂预设及实践、探讨课堂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再一次修改等方式修改成练习课和复习课.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存在的种种通病,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努力,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1.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加大阅读量,积累语言,奠定作文的基础。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写多、多写。3.关注热点,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加强作文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实施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自主分析去获取新知讽变式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它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变通性,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j解决问题.这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社会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本领。我们通过在物理学科中渗透各学科知识,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使用知识的能力。在物理学科中渗透各个学科的知识,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更好地让学生的思维发散。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他们知道学科之间是相通的,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物理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