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炳麟是晚清政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言官。他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思考富有积极意义,对广西铁路建设满怀热情,希望清政府能够严责广西地方当局加快筹建进程。然而,当他被清廷中枢抛到铁路筹建的前沿舞台后却屡萌退志,深感自己筹建能力的缺失。这些反映了他作为言官的尴尬处境。走向末路的清政府因无法遏制朝中腐朽势力的侵蚀而用其所短、弃其所长,正是它覆亡前的征兆。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三次重要讲话精神 ,并以讲话精神为指导 ,研讨新形势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如何开创新局面 ,更好地为推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服务 ,2 0 0 2年 7月 2 9日至 3 0日上午 ,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 ,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分管社科学报工作的校领导、直属高校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的社科学报主编、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负责人 ,共计1 1 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 ,总结了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取得的成绩 ,讨论了高校社科学报改…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告示是在太平天国传播活动的演进过程中随着其力量的不断壮大而产生和广泛使用的。它产生于1847年10月,广泛使用于金田起义前后。张德坚在太平天国告示起源问题上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在他编撰《贼情汇纂》之前太平天国告示没有流向民间所致。太平天国告示的产生与广泛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标志着拜上帝会活动逐渐由隐秘转向公开,二是太平天国的信息传播面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1854年12月9日法国武装干涉上海小刀会起义后,各种力量格局发生了不利于小刀会的变化,而小刀会内部的行动战略却产生了明显分歧,无法形成合力突围出去,投奔太平军.在界墙修筑完成以后,小刀会处境更加艰难.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刘丽川精心谋划了通过放火制造乱相而逼使所有成员从西门突围的安排.但是,这种安排最终演变成分散的大逃亡,逃出来的只有一部分人投奔了太平军.由此看来,在改变了"等待接管"的战略以后,奔赴太平天国一直是小刀会追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上海小刀会对太平天国的“争取接管”战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小刀会于1853年9月7日起义以后,刘丽川等人即宣称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并确立了争取太平天国派员到上海接管的战略,为此进行了各种努力,死守上海县城。但是,上海的外侨社会并不相信他们与太平天国的关系,而太平天国又不能调整自身的北伐和西征战略以接受这一战略,只是给予了一定的军事策应,由于对小刀会的宗教信仰状况不太满意,还放弃了进一步军事策应的行动。这使小刀会对起义的前途感到迷茫,由此出现了投降、议降的风潮。议降也找不到出路,他们只能调整战略,起义的第一阶段结束。  相似文献   
6.
《苏州通史》是在走向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应势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强烈的文化建设的集成性意义。它的编纂和出版遵循史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符合史学研究的发展大势,是苏州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的积累发展到新时代的必然性学术现象和文化现象,实现了几代苏州学人对于苏州历史通史化的学术梦想。其学术团队的创新意识贯穿始终,学者们努力挖掘新的史料,在断代史各卷中均有新见,在多点、多面实现了创新的目标。其学术成果价值的显现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上海小刀会起义首领刘丽川下落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刀会起义失败后,刘丽川的下落历来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被杀说和逃逸说两种说法.被杀说因被杀地点的不同又有多种观点,其中,虹桥说和小闸桥说是颇为流行的两种观点,前者出自清廷的征剿大吏,后者出自地方乡绅,但后者的被杀情节多采自前者.被杀说关系封建官场中人的生死功过,令人怀疑,特别是虹桥被杀说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质疑.逃逸说源于身在现场的外国传教士,他们没有利害关系,有一定的可信度.刘丽川本无大志,形象不佳,逃逸后隐姓埋名、淹没无闻是可能的,但这种结局也为被杀说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芦汉铁路是我国铁路史上贯通腹地南北、竣工最早的一条长途铁路干线建筑芦汉铁路的资金来源不外乎商股、官币和洋债三项,按所占比例,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一、以官款筹建铁路的阶段(1889~1890);二、官款、洋债并用建筑铁路的阶段(1895~1906);三、以洋债赎回路权的阶段(1906~1910)。清政府对芦汉铁路的政策经历了由商办到官督商办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这有其一定的历史合理性。而在官督商办下,举借外债,丧失路权,又带有时代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1988年本科毕业即升入研究生学习,虽然受过一定的基础训练,但是还不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比较欠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办法就是打好理论基础,占有充实的史料。 研究历史,必须纵观全局。这既关系到历史科学的严密性,又意味着历史研究的严肃性。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以占有大量的史料为前提。 我校中国近代史专业是广西重点专业学科。图书馆有大量的中国近代史藏书,系资料室和中国近代史教研室亦有很多近代史资料和论著,我们具备占有史料的优越条件。但是,要快速有效地占有史料,就必须借助于各种性质的目录索引。  相似文献   
10.
铁路筹议筹建过程中的线路趋向往往反映了区域社会的特质.1930年代广西铁路筹议的线路趋向,与1920年代后期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广西地方政府基于与广东的历史联系、地缘关系和现实需要,总是倾向于筹议广东联络线.但是,1930年代筹议的线路趋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粤汉铁路的贯通,使中原联络线的筹议成为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共同的诉求;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成为战略大后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从中原到西南的必经通道,国际联络线的筹议又成为压倒一切的诉求.正是在这些变化的形势之下,中原联络线和国际联络线合二为一,延长后的湘桂铁路的建设满足了多种利益主体的诉求,也反映了全民族的整体利益,广西铁路的筹议筹建形成了合力,这才使广西铁路的历史从长期筹议筹建的阶段进入到实质性的开工建设阶段,从而结束了广西议而不建、没有铁路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