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发现"传送带类问题"的规律性非常强,用到的知识点特别多,若对其进行归纳,在解题中就能用到很多的解题技巧.下面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归纳的"传送带类问题",供广大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2.
前言
  LW35-126型自能式SF6断路器是我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发的新一代六氟化硫断路器,该断路器采用自能式灭弧室,三极共用一台弹簧机构驱动,结构小巧,安装方便,备受电力用户青睐,已大批量投入生产,其操动机构用分、合闸电磁铁线圈完全相同,额定操作电流均为2.8A(DC220V)。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半导体薄层、超薄层异质外延技术如分子束外延、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淀积等得到了巨大发展,用这种技术生长的AlGaAs/GaAs,InGaAsP/InP材料和异质结构已成功地制备出了高性能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引起了世界上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们的极大兴趣。本文将简要地综述近几年来半导体材料异质外延技术的新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发展做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省职业运动员社会保险供给和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运动员的社会保险供给和需求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完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到2015年,我国将拥有多条45—90纳米的8英寸、12英寸生产线。2022年进入国际前列。不过随着集成度提高,硅晶片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芯片功耗急剧增加,极有可能将硅片融掉。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不断向硅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6.
硅微电子技术物理极限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ITRS)发布的未来半导体工艺技术预测,2016年世界集成电路主流工艺线宽为22纳米,2022年达到10纳米。届时,以硅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发展所遵循的摩尔定律将不再适用;为此,必须发展基于全新原理的新技术,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信息量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硅材料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讨论后摩尔时代的微电子技术发展可能采取的对策,最后展望基于全新原理的纳米电子、分子电子、光计算和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某些化工企业进行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建设《化工识图》这门课程.该课程拟通过典型的化工生产工艺为载体,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整个生产过程,并由学生完成流程图及设备图的阅读从而实现缩短学生与工作岗位距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分子束外延(MBE)、化学束外延(CBE)以及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MOCVD)等超薄层生长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生长出原子级厚度和原子级平整的优质异质结构外延材料。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多种新一代半导体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如:量子阱激光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和异质结双极晶晶体管(HBT)等。这些器件不仅大大促进了国防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如雷达、导弹),而且在超高速计算机、卫星通讯和电视接收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超薄层外延材料具有许多新颖的物理特性,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前沿领域之一。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表面和界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影响器件性能。因此,利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从原子尺度上了解超薄层材料生长机理,及器件表面和界面的物理特性,有利于新型材料和器件的发展。三年来,我们在此领域做了许多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动量守恒定律在高考中是很重要的考点,所以为了系统的学习这部分知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碰撞专题课,作为动量守恒定律课的延续,具体内容如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活动产生、形成档案的循环经济价值。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档案价值及其实现,就是要科学地认识档案内容的属性;科学地看待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科学地依托档案利用的主体,从而保证档案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