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往史学论著在论及北洋政府时大多论述其动荡的政局、走马灯似的官员更迭、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很少关注北洋政府初期的经济政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这~新的视角对北作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动因、渊源、内容、效果等方面作一探析,以就教于史学同仁。一、北洋时期特殊的政治结构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除了短暂的流产的帝制之外,名义上一直维持民主共和体制,大部分时间设有两院制的国会。尽管…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建设的失误与八大路线的中断任保秋汉中师范学院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民主革命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掌握了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党的建设方面却明显出现了失误。笔者认为,这是八大路线未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迁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经历了三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为革除弊端追求潜在利润、提高效率发生的。目前家庭联产承包制已出现了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第四次创新势在必然。本文通过对新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迁的回顾,认为新一轮探索创造应以本国历史道路为背景,把握历史惯性,寻求一种成本小、风险低、效益高的路径,现实选择应是规模经营,实行股份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天下"观不仅是有关空间的地理认知,还是中国文化观和政治权威合理性的依据。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尤其是鸦片战争后客观形势的变化,传统"天下"观开始解体,甲午之后,新的"世界"观得以确立。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观也开始转变。从此国人在心理上开始走出"区域史",逐步融入"世界史"之中。  相似文献   
5.
自近代以来,如何改变落后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直是困扰国人的现实问题。从"师夷长技"到"摸着石头过河",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历史表明,在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时不能错失机遇;道路选择不能离开国情,机械模仿他国经验;在选择趋向上要符合世界潮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变革 ,经历了建国初期的乡镇政权、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乡镇政权三次变迁。相对于经济领域的变革 ,农村政治体制的变革就滞后了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变革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因此 ,对我国农村政治制度创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31年“9.18” 事变之后,中共由于左倾关门主义错误路线,对代表各自不同阶级利益的派别所表现出的抗日爱国热情还未充分认识。长征途中与地方实力派合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在抗日问题上地方实力派的举动,使中共认真思索新形势下的统战对象问题。地方实力派对抗日的主张和态度,为中共统战思想的完善、实施提供了前提;同时中共统战思想的成熟又积极促使着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的“三农”问题是市场经济展开的必然结果,其端倪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出现,本质上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冲突。解决“三农”问题,应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农地承包制,引导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