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德育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德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初步确立,各种社会思潮叠起,学生原本脆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知识丰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二、学生的德育现状进入高年级,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德育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2.对社会认识…  相似文献   
2.
判教在中国佛教中有着体系化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它已构成中国佛教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判教在中国佛教中所以广泛流传,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佛教的中国化进程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应该跳出判教在佛教宗派时期的单一功利性作用的思维模式,而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已往学术界对判教研究的阙弱和简单化的贬抑值得注意和应该克服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以及学校教学要求偏低的现实背景下,致力于研制“SEC”(Surveys of Enacted Curriculum)等一致性分析范式,即分析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程度的理念、程序和方法,推动了美国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践。该范式对我国课程评价的启示在于:要认识到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策略是调适课程运行偏差的重要手段;要立足本土化,研制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孟子“性善”论相关问题的争论一直绵延不断,近年来又被学者们一再提起。其争论不仅涉及孟子所说“善”的界定,也涉及孟子性善说立论的逻辑根据、思维路径等,由此引出孟子所说的“善”是“本善”还是“向善”、抑或“心有善端可以为善”等问题。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孟子人性论的研究很有意义。不过笔者以为,其中有些观点在方法论上陷人...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两个基本范畴。除此以外,《老子》还运用了众多的概念、范畴。它们也是从属于“道”和“德”的,并由此形成了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两个范畴系列。(一) “道”在《老子》中被确定为中心乃至最高范畴,既是当时天人之辨的需要,也是理性思维发现的产物。在《老子》之前,已有天之道,人之道的说法。天道、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起点。天道是春秋时期逐渐剔除神秘主义天命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可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点,而高质量教材体系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此,加快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南,明确新时代教材体系建设的历史方位,把贯通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作为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的着眼点,不断破解教材体系建设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完善和创新教材管理体制机制,为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提供高效动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才性之辩”的内容特征,哲学倾向及理论意义,认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传统天人模式向以人的理性自觉为主题的魏晋精神的转机;才性“合、同”论与“异、离”论分别反映了“士”阶层中不同政治地位的人们的思想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倾向;其思维的共同取向,是把汉末“清议”中“臧否人物”的具体评论推向对鉴识人物的抽象标准、原则的本体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秦汉唐是华夏民族奠基和重要而辉煌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广阔的疆域、共同的文化(即“汉文化”)以及使中国具有广泛国际性影响的文明古国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具有巨大历史魅力的周秦汉唐文化是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对于身处其地的文史工作者来说,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是历史赋予的任务。如何深化周秦汉唐史研究?愚以为应该突破以往政治史、事件史、农民革命史等固有模式而转向重视文化史,并且力求把历史与文化的研究统一起来,从文化视野来透视历史,在历史的具体过程中来展现文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拓宽视野,更新方法以深化研究。在这方面,西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崛起的文化历史主义方法是应该予以重视和借鉴的。文化历史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瑞士文化史家布克哈特曾说:“在通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学要求和学员的需要 ,本刊 2 0 0 0年第 4期约请有关专家就理科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 ,本期再约请有关专家就文科毕业论文写作予以指导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探讨老子学说现代价值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学说的时代意义或现代价值不是被“发现”或“赋予”的,而是在传统与现实、历史客体与认知主体的关系中通过解释者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的。我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是《老子》学说的简单接受者,而总是在理解中参与着历史的创造,并通过这种创造使《老子》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和价值。在解释活动中,相对主义的倾向是应该反对的,但“以老解老”的努力也常常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