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编辑意识李明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学报将象其它商品一样进入市场,学报编辑也应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塑造现代化的编辑意识。学报编辑意识的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经出版的述看,关于中苏论战的原因,主要有中苏之间民族传统的差异、历史的积怨、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家利益的冲突、对外战略的不同、领导人之间的好恶、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争论、在与第三国关系上的不协调、在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道路上意见的不同,等等。关于中苏论战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观点有两党在对斯大林体制认识上的分歧,两国关系上的不平等,国内建设道路的不同,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国家利益的冲突,等等,还有人认为是中苏国家利益(包括主权)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领导个人之间的矛盾三种主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4.
马克思主义一般认为,人类社会共分五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具有独立性。考察和总结当今社会主义生动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具有自身的特征和独立的丰富的内涵,也有自己的历史任务。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独立性,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的评价问题始终是中苏论战的焦点之一。苏共对斯大林采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办法,是片面的、错误的,认识的深度也不够,但对斯大林晚年所犯错误进行批判,反对个人崇拜却是必要的、符合苏联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对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改革和冲破斯大林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应该肯定。中共一开始强调对斯大林要进行全面分析,不能把所有错误都推到斯大林一个人身上,是完全正确的,但中共对斯大林问题的分析难以摆脱当时认识水平的局限,中苏论战高潮期又从原来的立场上后退,否定批判斯大林的积极意义,助长了个人崇拜思想的膨胀,结果,毛泽东又把斯大林犯过的错误重复了一遍,酿成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中苏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中苏论战不但中断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独立的、正确的探索和改革,而且加剧了中共和毛泽东从1958年开始的“左”的错误,促成了党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为了“反修防修”,毛泽东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走向十年内乱的深渊。  相似文献   
7.
苏共二十大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了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核心的对美缓和战略,妄图实现苏美联合主宰世界,要求中国服从服务于苏共的对外战略,并把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正义行动一概看作是对其缓和战略的破坏,中苏两党在对外战略上产生严重分歧和冲突,对导致中苏两党论战和关系破裂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坚定道路自信的关键在于解决好民生问题.从道路自信的基本内涵看,道路自信与人民利益实现是一致的;从道路自信的主要来源看,道路自信的根基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道路自信的根本动力来看,人民群众的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自信.不断解决民生问题是道路自信的基本要求,民生改善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道路自信是党解决民生问题与群众支持党执政的双向互动过程,只有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的持续支持.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带来了民生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要让全党全社会不断增强道路自信,必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逐步形成橄榄型社会.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时曾做过深刻的总结,他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革命导师的这一光辉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不发达,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怎样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避免以前我们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和脱离实际而造成的失误,笔者认为,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才能顺利进行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问题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方面是人们参政、议政意识提高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不懂民主的科学含义,加之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在思想认识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遂趁机泛滥开来。近期内,资产阶级思想理论观点,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观曾经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加之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腐败、官倒、通货膨胀、分配不公等),使得一部分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崇尚资产阶级民主,出现了不屑谈社会主义民主的情况。为了使人们正确了解民主的确切含义,弄清什么是真正的民主,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