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功,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实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东西方的无数先贤为了悟透成功的真谛而皓首穷经;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及操作要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的一元化智能评估与多元智能评估,由于教育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不同,因而有质的区别。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的的多元智能评估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当前我国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的评估理念和评估体系,把握多元智能评估的主要观点和操作要领,对新课程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12,33(4):25-30
人体的"整体一元化内涵"是"生命"的。其内容极为丰富、深厚、复杂、活泼。训练行进中的实践,是与之相应的客观存在。而我们对之的认识能力,却是非常"局限"的。(把"局限"抽象升华,就形成"思考方式"的"碎片化";它会遮蔽方向而暴殄精力。)所以,必须坚持以"行进中的实践",作为"标准"(犹如航行中的灯塔);藉以引导我们的"认识",从而也是引导我们的"掌控",不断地得以调整进入正确的"发展航道"之中。  相似文献   
4.
"杜郎口模式"作为新课改的实验典型有其可取之处,但仍存在教师权威受到威胁、观念无所适从、专业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另外该模式引起的全国各地竞相效仿必将导致新课改更趋一元化。我们要改变以模式来"一统天下"的观念。只有适合本土的、内生的教育才葆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文化是师生共同建构的教学生活方式,是师生交往对话、协商赋义的结果,它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变革,因此探究教学文化变革的趋势意义重大。调研结果显示,当前教学文化正在从一元性文化转向多元性文化,这种多元化趋向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法与学法的灵活多样、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多元化方法和思路进行教与学、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导向,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核心和实质性的课题,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基本格调是积极健康的、务实向上的,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低估,这与社会舆论导向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响大有关系。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必须把爱国主义作为基本主题,把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作为根本方向,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途径,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江颖 《教学研究》2008,(4):300-303
高等教育评价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评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对高等教育评价活动开展起导向作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工作起步虽然较晚,但是仍然存在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开始直到现在,划分阶段,在分析高教评价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分析其价值取向,以期明确今后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尧 《教育导刊》2007,(3):18-19
在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然而遗憾的是,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新农村教育应改革目标一元化的倾向,建立新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学理论批评史分为三个时期;化革命前十七年学理论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学理论家以既清醒又混沌的心智为共同的思维特征和以社会学评论为主要方法;化革命结束后经历了从恢复期到蜕变期到收获期的发展阶段,初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不同,各国或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金融监管模式。通过对一无化或多元化、专业化或非专业化、竞争或垄断的金融监管主体模式的比较,以及对分业监管或功能监管、集权型监管或分权型的金融监管组织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到重要的启示,即我国应该退步建立专业化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功能型的金融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