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剪梅》是词人李清照以自己的真实体验为基础,描写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思念的真挚感情。  相似文献   
2.
一剪梅     
茅盾 《学语文》2004,(11):59-61,64
六十年前景凄凉,垅下多稂,陌上无桑。而今日月换新装,八茧繁忙,双季稻香。  相似文献   
3.
毕爱芳 《现代语文》2010,(6):104-105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每每听着这由李清照婉约词《一剪梅》谱曲后取名为《月满两楼》的清丽凄婉的歌,一种寂寞就会穿心而过。大宋,这个也许不应有敌人的朝代,就会不辞劳苦,从一本本的线装书里跋涉而来,又钻进而今花样翻新的各种版本中,  相似文献   
4.
张旭 《教学随笔》2014,(3):24-24
在我国文学长河中,有这么一位女词人让我感慨:她开辟婉约派的蹊径,以优美的诗词为我们诠释生活。她在动乱年间,仍热烈地爱着生活,优雅的诗意气质让我们倾倒。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一首《一剪梅》,包含了多少她的细腻心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她宕开一笔,含蓄而又初露锋芒的句子,体现了她心中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与炙热情感。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的《一剪梅》寄寓了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该词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以及“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以新奇的创意和细腻的情感历来为人称颂。而该词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细加品味,更是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观澜 《新闻世界》2008,(4):17-17
随着周杰伦一曲《千里之外》红遍大江南北,演唱者之一费玉清迎来了事业第二春。听众不禁回忆起二十年前风行一时的《一剪梅》,那首歌已同费玉清一道,成为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激增,台湾当红主持张菲已被大陆观众所熟知和喜爱,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偶像。可是,极少有人知道,这两位外表各异,性情迥然不同又不同姓的当红艺人,其实是一对亲兄弟!  相似文献   
7.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谙熟音律,巧于词作,长于词论,其词现存70多首。不但在宋代女词人中首屈一指,就是同当时许多著名的男性诗词家的词作比较,也毫不逊色。明代词评家杨慎说她:“使在衣冠,当与秦七(观),黄九(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清代词评家李调元也曾这样评李清照:“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历代词评家都从李词的风格气度着眼,以精当的语言称赞了清照在词作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想就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忙声慢》做个尝试,凭着已有的鉴赏能力对这两首词的细细品读,通过对词的意象意境的赏析去领会词的内外意蕴。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作家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她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含必修与选修)的课文中有不少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氓》《孔雀东南飞》《声声慢》《〈边城〉节选》《(雷雨)节选》《雨霖铃》《长恨歌》《一剪梅》《娜塔莎》《当你老了》《神女峰》等。  相似文献   
10.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应该说在了解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生活经历后,学生是不难理解和欣赏的,尤其是在教学中若附以著名歌手安雯深情演绎的该词的MTV《月满西楼》。则更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如临其境。这种教学方法对这首词的感性认识有一定帮助,若再能采用比较法欣赏这首词,学生受益会更多。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