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智贤是20世纪中国心理学界的泰斗和一代宗师,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教育家,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一生论著达二百余种,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生平被编入二十多部辞书,分别被英国和美国世界名人中心列为"世界名人"。林崇德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四百余篇,学术专著16部。美国...  相似文献   
2.
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上,韩非针对儒家的德治思想而提出了“务法不务德”的观点,其思想基础源于四点:1.“必因人情”,即由于人性是自私自利,骄于爱而听于威的,故而为善去恶不能希图道德感化,只能用法制;2.“称俗而行”。上古时代无经济利益冲突,用德可治,而当世财寡人多,弱肉强食,仍株守德治是行不通的;3.“权其轻重,出其大利”,在德与法之间必须以功利为原则进行权衡;4.“以刑去刑”,法治的目的在于救群生之乱,使强不侵弱,众不暴寡,达到理想道德社会。韩非的这些法治思想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世道》以史诗性的笔触描摹了中国农村50年的沧桑风云和历史的巨变,小说无论农村生活的内容,还是叙事的真实和典型人物的塑造,都给我们厚重的历史思索。它似乎有意与当下创作走向“偏离”,给我们文学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林语堂的名掩盖了其作为一位颇有创获的思想家尤其是新道家的重要角色。事实上,林语堂使道家思想成为了体用不二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资源,他超越了一个学家的化视野,将道家思想作为理解与构建20世纪中国之自然观、政治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的精神资源,藉此开掘出一种有效回应西方挑激下的20世纪现实问题的新道体与新道用,其作为“新道家”的品格是相当突出的。  相似文献   
5.
在崔莺莺、张生和郑恒之间,存在着一个三角关系.历来人们认为崔郑是"门当户对"的,而本文认为崔张才更加"门当户对",崔莺莺是已故相国之女,张生亦是已故礼部尚书之后.他们的爱情之所以受到阻挠,则是由世俗的、伦理的、家族的等各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世道》以史诗性的笔触描摹了中国农村50年的沧桑风云和历史的巨 变,小说无论农村生活的内容,还是叙事的真实和典型人物的塑造,都给我们厚重 的历史思索。它似乎有意与当下创作走向“偏离”,给我们文学以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越来越软化,其人文背景也越来越浓厚.文章以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的核心思想为依据,针对当今企业管理实践中最人文化的"企业文化"管理,尝试说明国内企业在引用、实践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及管理模式时,惟有结合构成员工心理特质、影响员工具体行为的传统文化,才能将西方企业的成功模式洋为中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是近世著名的子学研究大家,但其子学研究并非纯然出于学理的考虑,而是其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墨学研究即为其例。章太炎的墨学研究历经1904年以前的毁墨、1904-1914年的彰墨与1914年后的批墨三个阶段,这种变化并非都是学术研究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受到世道时局变化感染而借学以忧时应世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肖俊 《声屏世界》2016,(3):34-36
2015年抗战剧叶异镇《以抗战背景下的异镇居民的传奇人生为审美观照对象,通过抗战时期民间社会生态样本的独特展示,塑造了一个充满血性真情的英雄奇观群像。创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世道沧桑、世态人情和人性嬗变的独特思考,传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眷念、对战争生态的批判和否定的创作态度。叶异镇《作品呈现出视域宽广、风格真淳、意旨深远的审美意境,丰富和拓展了抗战剧的审美类型和境界。  相似文献   
10.
报告学的创作与评论应有“平民意识与世道良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告学没有出现引起巨大震动作品的原因在于作品没有把握住“世道良心”;而缺少真正优秀的作品原因是报告学作家缺乏“平民意识”。要使新世纪的报告学走出颓势,作家应具有平民意识,作品应直指世道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