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重视语文的美育功能.重视语文美育在促进学生个体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价值。笔者以为,这种价值,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2008年8月8日夜,是一个新的胜利之夜.北京把她最美的一夜骄傲地展现在全球40多亿人面前。 由胜利之夜回溯.是7年艰苦的筹办.是国人整整100年的奥运梦、强国梦.也是个人成长的一条青葱的小路。1999年9月6日.北京奥申委成立.地址在崇文门的新侨饭店。1999年11月.我被调往奥申委新闻宣传部工作.从此与奥运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以下是我在奥申委时部分工作笔记内容.重点摘录了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前夕的许多侧面。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成长     
个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在情感的追寻中,我默默承受被抛弃与背叛的痛苦。在生命成长的过程里,我也常常流下悲伤的眼泪。  相似文献   
4.
2010年,对国内某著名教师网络研修共同体的研究表明,教师使用共同体时间以1-2年的人数最多,3年以上的人数少之又少,不少教师在共同体中的学习并没有持续下去。有些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怀着满腔的热情加入到共同体学习中,积极地学习研究、干实事、与其他成员互动,但是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会慢慢失去热情,转而为持一种观望的态度,甚至中途放弃者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5.
"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人说的话自然是有道理的,的确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提到他,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学习他一流的口才和优异的成绩。要在以前问我,我亦是这个答案。不过那次评优活动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他。前段时间要进行评优,从班级选拔开始。他做活动一向认真,汇报展示也非常出色。虽  相似文献   
6.
心灵的缺失     
现在,诸如特训学校吃苦班之类的机构,好似一夜春风吹醒的满城杨柳,绿意盎然,长势甚猛。包括一些自己都曾经叛逆过的父母,大家出奇地统一了战线——报!于是一大批花园里的花朵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历练的"天堂"。也正是应了周立波的那句:  相似文献   
7.
张松 《许昌学院学报》2007,26(1):153-156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是影响心理咨询效果的核心因素。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应关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伦理水平、人生哲学观、对重大生活问题的态度、“未处理事件”、自我觉察能力及职业枯竭现象,同时还应关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重大具体问题。心理咨询师要达到个人成长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探讨和理论研究、开展心理互助,接受专家心理分析和专业培训,还要预防个人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8.
博仔 《湖南教育》2005,(12):6-7
名家小资料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著名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学识渊博,著述甚多,被西方学术界称为“思想泰斗”、“现代的亚里士多德”。他反对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制定了注重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19世纪的科学教育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思想要点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五种活动和学校课程遵循儿童“心智演化进程”使学生能正确教自己一切教育要带有乐趣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常常会留下家庭环境的深深印痕。从哲学家、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的身上,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斯宾塞出…  相似文献   
9.
<正> 1 问题的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于是针对教师的各种荣誉称号,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评比接踵而至,这对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评比中我们也发现,有许多教师的教学论文与他们的课堂教学及学科教学质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这些教师提供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人的情感之根,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性土壤。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感性,学生可日视之、耳闻之、心触之。引导学生走进地方文化,可以把他们带向更深远、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拓展他们语文学习的外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