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岛之歌     
路过生命中漫无止境的寒冷和孤独——朴树《旅途》我是那样执着于旅行,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夏天的时候我剪着参差不齐的短碎发,背一只中型的运动包,着深蓝的T恤,耳边是不知名的乐队,我边听着他们喑哑的腔调边迈动我轻快的脚步,身边穿梭呼啸而过的风。就这样,我采撷了西子湖畔的温文尔雅,走进丽江古城的古色古香之韵气,狠狠地吸进玉龙雪山山顶稀薄的氧气,触摸上海外滩的火树银花不夜天和南京路耀眼的繁华,屏息接受内蒙古大草原凉飕飕的阳光洗礼,漫步于哈尔滨坐拥浓郁俄式气息的中央大街……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在中央大街签售,遇到很多热心读者。有人问我:下一部书何时出?这种期待给我压力,也给我动力。有好多东西不吐不快。义苦于没有时间。读者的期待逼使我痛下决心,继续写下去。一位老者买了一本《养生三记》让我签字,他说.我家里一版、二版都有,可是让朋友借走没还回来,只好再买一本。你的答读者问我也爱读,每期都读,上期是春节写的,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写了?他的话提醒了我,是该写了,不然对不起那些提问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编辑导语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精准、大气的语言,增加了文章的格调呦!妈妈每天都会带我到离我家100多米的中央大街散步。那里是最能代表哈尔滨的特色街道,也是我的最爱!中央大街的两旁是一座座不同风格的古建筑。它们建于上世纪,有欧罗巴风格、折中主义风格,最多的是巴洛克风格。它们有的精美流畅,有的自然简约,有的富丽堂皇。100多年来,这里建筑独特、商贾(gǔ)云  相似文献   
4.
“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这是中外游客对中央大街的评价,作为一个地道的哈尔滨人,我深以为然。  相似文献   
5.
拜湃 《报林求索》2009,(1):36-37
<正>张抗抗说:"还在哈尔滨念书的时候,我就在星期天或是节假日,自己一个人,徒步走过大街小街的许多地方。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无论是那些赭红色的洋葱头大圆屋顶建筑、拜占廷式的东正教教堂,还是太阳岛上形状各异的玩具似的  相似文献   
6.
赵瑜 《报林求索》2009,(1):38-39
<正>黑土地的广袤辽阔和冰雪天地的寒冷,造就了哈尔滨人的热情豪爽与特立独行。冰天雪地中,哈尔滨姑娘照俏不误。长呢裙短筒靴外加一件鲜艳的长大衣,那个窈窕细巧,寒风  相似文献   
7.
余珊想起妈妈的话,终于明白有人救自己于危难的那种感觉,可是,她明白得太晚了。Chapter 1郑舟舟来了妈妈说郑舟舟要来了的时候,余珊正坐在厨房里对付一块冰镇西瓜。“郑舟舟来干什么”余珊好奇地问。“来读书,他们小县城的高中都不太好,我帮忙给联系一下,让她和你一起到工大附中去读书。”妈妈云淡风轻地回道。  相似文献   
8.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09,(10):61-62
前几天在中央大街签售,遇到很多热心读者。有人问我:下一部书何时出?这种期待给我压力,也给我动力。有好多东西不吐不快。又苦于没有时间。读者的期待逼使我痛下决心,继续写下去。一位老者买了一本《养生三记》让我签字,他说,我家里一版、二版都有,可是让朋友借走没还回来,只好再买一本。你的答读者问我也爱读,每期都读,上期是春节写的,怎么这么长时间不写了?他的话提醒了我,是该写了,不然对不起那些提问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唐宁 《语文知识》2014,(7):75-76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萧红的散文代表作。文章看似随手写来,但细细品味,则会发现作者独具匠心。平淡的文笔蕴含了深邃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许多解读文章都注意到了本文的线索以及对比的写作手法。笔者认为沿着线索,利用对比,可以体会到作者情感在逐渐变化:从欣喜、悲愤到绝望。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笔触一同去感受她深沉的情感吧。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白天的中央大街、院内、夜晚的中央大街三个场景。其中体现的“春意”由自然界到社会。第一节中“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第六节中“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最后一节“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线索对应文题中的“春意”。我们不妨顺着这个线索跟着作者去寻找、感受春意,从而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当春天初到哈尔滨时,“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作者感受到了,也客观地承认了。天空的云彩、街道上的暖风,人们的笑声、打招呼声……作者感到喜悦,不禁做起了“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把自己陷进去”“春在歌唱”……作者完全陶醉在这一片春光中。  相似文献   
10.
在繁华的中央大街某一角落,或在道外区某个弄堂中,或在哪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酒吧、咖啡馆里,端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围着一位姑娘分别从不同角度瞄准并揿着快门。这就是时下哈尔滨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摄影形式——“怀旧时尚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