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期人物: 叶建英和叶丽英:一对心灵手巧的孪生姐妹,中式服装“威芸服饰制作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庆全 《生活教育》2014,(24):122-123
微课如火如荼地在我校铺开已经近两个月了,我曾有幸三次上微课。第一次微课,我还是懵懵懂懂,自己的语言还很滞涩。在评价环节,领导和老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特别是胡校长建议我说话时候放慢速度,可以口中含着桃核来练习。大家对我的评价,让我看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课后,我牢记这些并且不断地修改调整。在第二次微课当中,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够流畅、简明扼要、思路清晰有了很大进步,得到听课领导和老师的肯定,使我信心倍增。  相似文献   
3.
在街头巷尾,常常会看见时髦的女子身着传统的中式服装:织锦的质地、精致的盘扣;同时,吉祥、隽美的中国结艺也往往成为有车一族的新宠儿,我们隐约品味到了远古的神秘与东方的灵秀,令人遐想一番。  相似文献   
4.
通过影视服饰、社会礼仪活动、名人交际、网络传媒以及设计师传播等途径,了解和探讨中式服装文化的视觉传播方式,促进中式服装文化传播。中式服装视觉传播及其方式弘扬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多种传播方式让以旗袍为代表的中式服装能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饰。  相似文献   
5.
传统图形及技艺浸染渗透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文化意境的浓缩与升华.在现代中国,与传统相关的民间艺术、技术、民俗风情等正在逐渐消失.继承传统,发展传统,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以现代的设计理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6.
闫春侠 《教师》2013,(8):83-83
一、目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现状1.陈旧过时的教材内容虽然服装专业教学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但过于陈旧落伍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学无所用,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服装教材应时刻与时代保持同步,教材撰写者要及时地将最新、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服装设计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并具体从造型、图案、工艺、技术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元素使现代中式服装更加时尚、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9.
陈瑜 《职业圈》2010,(31):46-49
"双顺"是清末民初北京专门制作中式服装最大的成衣铺,曾为宋庆龄、李宗仁夫人、里根夫人、王光美等出访订制旗袍,一度专门为使馆和出国人员订制旗袍。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双顺"旗袍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旗袍的顶尖品牌。  相似文献   
10.
我的外婆是一位坚强的中国女性,经历了现代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民国、抗日、解放、改革开放,她一直都穿中式服装。在她逝去了几年之后,她原本居住的四合院被拆迁了,什么都没有留下,只剩下一些老照片和我对她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