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6203篇
科学研究   786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376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核心内涵。"先成人、再成才"已经成为教育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教育应以德育为先"的观点。针对中职生的教育,尤其要重视思想政治、道德法制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要将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放在首位。中职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重任,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中职生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1.宜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学会快速出手动作是极有利的。可选用的投掷物有小皮球、布球、沙包、彩色塑料球、网球、水泥“铅球”、石子、小木棒等。这些轻投掷物有的可由学校购置,有的则可由学生自己购置或制作,这样容易达到“人手一物”的要求。如果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组织,不仅便于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投掷练习和游戏,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投掷的技术水平,而且也可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对器材的重量和投掷的远度,一定要遵循先轻后重、…  相似文献   
4.
5.
现在职业教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目标从面向岗位扩展到面向职业生涯;职业能力的内涵也从适应岗位需求转化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大量的事例说明,支撑一个人在工作、事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往往是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立业之基、为人之本。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把教学生学会做人作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较高的人生境界、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完善的人格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一些蔟合物的反应条件.并对三核羰基铁簇,Fe_3(CO)_1:与前配体SLH(LH分别为:LH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生成量可拓聚类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集装箱生成量可拓聚类预测的建模机制 ,构建出可拓聚类预测的物元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集装箱生成量进行了区间预测。  相似文献   
8.
《源氏物语》中的第12卷《须磨》,是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是写得跌宕有致的最精彩的部分,充分体现了日本平安时代王朝学的特征和最基本的艺术特色,贯穿着日本学独特的“物哀”美学理念,历来被源学研究界公认为全书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9.
意象说是了解中国古典美学之关键 ,它本身由观物取象经由物象、心象发展而为意象 ,又发展而为意境并影响中国古代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10.
万森  杨超 《语文知识》2005,(12):23-23
一、物的人化 即把物当作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态和思想感情,构成“拟人”格。例如: ①苗条的火焰摇摆伸缩,屋子里东西的影子跟着活了。 ②明天早上,辛楣和李梅亭吃几颗疲乏的花生米,灌半壶冷淡的茶,同出门找本地教育机关去了。 例①用“苗条”把“火焰”人格化,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