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老子有一句话令人拍案叫绝,"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而着急的心态则正好相反,花费了过度的力气来教育儿童,结果往往过犹不及,反倒整出了问题。越是重要的事,越需要举重若轻,教育是慢的艺术,折腾、急躁、用力过猛,就一定违背人生成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提出的"消极感受力"的命题中所包蕴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和诗与艺术本真超越尘俗的精神在济慈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批评中都未得到完全,充分,足够的重视.本文正是试图从"消极感受力"这一命题的视角出发,初步阐发了只活了26岁的年轻诗人济慈,用自己的诗意生命所体悟到的个人艺术才能与对诗学传统文化的"消极"状态的关系,及诗人自身的分裂与诗人无个性意识的伟大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的火花,并且大胆的把济慈对艺术的体悟与中国道家"为道日损"的境界相互阐发,体悟济慈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提出的“消极感受力”的命题中所包蕴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和诗与艺术本真超越尘俗的精神在济慈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与文艺理论批评中都未得到完全,充分,足够的重视。本文正是试图从“消极感受力”这一命题的视角出发,初步阐发了只活了26岁的年轻诗人济慈,用自己的诗意生命所体悟到的个人艺术才能与对诗学传统文化的“消极”状态的关系,及诗人自身的分裂与诗人无个性意识的伟大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思想的火花,并且大胆的把济慈对艺术的体悟与中国道家“为道日损”的境界相互阐发,体悟济慈对艺术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听见童声     
现代生活方式破坏了童年生态,孩子们生活在大人的世界,加之学校教育进入了应试时代,分数、升学等占满了孩子的时间。"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孩子的前途",一群大人牵养着一个孩子,看管着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应该重建童年生态,倾听天籁童声,让我们的校园处处有童年的歌声、书声和笑声……一、靠近孩子才能听见童声对于儿童而言身体距离决定精神距离,而对于成人而言精神距离决定身体距离。这是因为儿童的动物性要远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