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7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宇宙”子虚乌有,虚拟空间变为实体世界更是捕风捉影。下一代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全真物联网,让用户有更真实的体验,而不是进入另一个实体世界。  相似文献   
2.
尽管志愿者办乡村教育面临着资金来源、教师稳定、学校管理等问题,但殷永纯和他的同伴并不把他们的梦想视为一个“乌托邦”  相似文献   
3.
程恰 《青年记者》2020,(8):100-101
法国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边沁的圆形监狱并不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社会存在的真实机制的缩影,现代社会无时无刻不处在这样的全景敞视中”①。技术赋权语境下,人的隐私和生活场景日渐透明和公开,“全景敞视”成为一种媒体吸引受众、博取流量的常态。其中,Vlog采用“窥视”的视角,以生活场景为主要生产内容,以情感劳动为博客方式,具有明显的人格化倾向和分享属性,形成了博主分享隐私、受众进行消费的奇异景观。  相似文献   
4.
威廉·莫里斯在其乌托邦小说《乌有乡消息》中,表现出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的革命性,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某种契合。但威廉·莫里斯在构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时,又暴露出浪漫有余而理性不足的缺点,这使《乌有乡消息》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5.
邵云  许红 《文化交流》2016,(5):29-32
正当代艺术家参展乌镇国际艺术展,把这个工业社会中乌托邦一般的古镇创造成了一个属于当代艺术的"异托邦"。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陈向宏发起并担任展览主席,冯博一主策划的"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于2016年3月27日在中国乌镇开幕,这个展览正在火热进行中,将持续到2016年6月26日。在此期间,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著名艺术  相似文献   
6.
1900的乌托邦     
王婧 《中文自修》2005,(1):23-23
20世纪的风起云涌让人们习惯了向前看,习惯了迎接前面的未知。而在《海上钢琴师》中塑造的1900这个形象却表达了对这种习惯的反思。一部电影的流行,也成就了一本书。作者巴瑞科创造了一个童话,导演托纳托雷将它讲述给大家。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活追求的终极目的是一种人心秩序的建构过程,寻求一个时代文化与伦理的一个完美结合点。古典叙事中孔子的"大同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是一种德化伦理的奉行,是一种集体的人民大叙事;以《铸剑》为例的现代叙事,强调个体的自由伦理。但现代叙事在凸显个体性的同时,仍撇不掉古典叙事的集体属性。因此,现代性叙事是多样的,它追求个体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取缔集体意识。它追求的是一种被遮蔽的集体性即一种生命个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德国古典美学审美解放 的理论有两个特点:一、它是基于对人的理性本质公设的逻辑结果;二、它在意向结构上对人本身欠缺的反省,而是对外在于人的困境的鄙弃。之所以由德国审美解放无法达到自由,原因在于德国古典美学是以认识论来负担价值论,使之最终沦为了审美乌托 邦。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工具论观念的影响,学界对梁启超翻译与创作的政治小说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从乌托邦思想理论的视角考察政治小说的存在理由。作者认为,政治小说是晚清精英知识分子乌托邦精神的表征,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即单面社会理论,当今发达工业社会的特征是一维的社会,这是科技意志的必然后果,一维的社会制造出一维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方式即制造出一维的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批判革命理论是乌托邦革命论,推崇的以文化革命、意识革命、本能革命为核心的总体革命是在纯粹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革命,在人的灵魂深处进行革命,即是一种革命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