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教育   14283篇
科学研究   741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194篇
综合类   268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713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0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83篇
  2015年   540篇
  2014年   1351篇
  2013年   1251篇
  2012年   1389篇
  2011年   1675篇
  2010年   1443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482篇
  2007年   971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研教学是课改推进的主要阵地,更是主要手段。在具体的教研教学中,教师在担当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教练员的标配角色之前,首先应当是一个合格的学习者、设计者、思索者、思考者。这个先后顺序在教师循环往复的教研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须静心笃行。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57-58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能量"通货",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但课本对细胞中ATP的生成方式没有详细的阐述,给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对ATP生成的3种方式——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进行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可能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4.
封欣  吴颖萍 《海外求学》2004,(24):22-23
中国留学热已生成一个庞大市场,而市场则意味着金钱。  相似文献   
5.
【片段一】出示例2: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学生画图。师: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生1:放大后图形的长是原来长的3倍,宽也是原来的3倍。生2:放大后图形的长、宽与原来图形长、宽的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习为切入点,以人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生成为突破点,区别于经验型模式对受教育者目标的预设,而使其目标自主生成,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学习型模式的建构在实施策略上遵循真正学习、以人为本、系统思考、创造超越等原则,紧紧围绕生成共同目标来进行,其中,教育理念的转变是目标生成的前提;教育者的新角色是目标初步生成的关键;教育内容的渗入是目标生成的重要依托;教育方法与艺术的运用是目标生成的催化.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构造词语新义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方法,新义的产生往往是人们以熟识的某一领域的经验为基础.去说明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从而形成了一个隐喻的概念系统,引申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苗族生成哲学是在与巫教文化的斗争中产生 ,并在巫教文化的掩饰下生存的 ;它的基本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和“一分为三”论。  相似文献   
9.
教育所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生成”(雅斯贝尔斯语),教育的首要问题即培养人。教育所谈的人跟其他与人相关的学科所谈的人并不相同,此人乃是指整体的人,生成中的人。教育的根本功能即人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笔者以为,建设和谐校园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