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古代民事证据法主要体现为判例及司法官员的论述,现代证据法中的多数证据方法在当时都已出现,书证和人证是民事证据中最重要的两种。民事证据的审查与判断的方法也较合理。与刑事证据法相比,民事证据法存在着立法简单、举证责任的分配多样化、证据受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民事诉讼本身不受重视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6月1日举行的市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表示,今后对租用轮椅的游客,世博园区将严格要求出示老年人证或残疾人证,并支付一定押金。在很多人看来,这一新举措的出台与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四女生不无关系,她就是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的刘辰子。  相似文献   
3.
相交     
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还需说什么吗? 那种久违的熟悉的声音,那不言自明的神情,那犀犀契合的感应,无须推杯换盏向世人证明,我们之间三千杯里是平平淡淡的深挚见底的情谊.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帮助     
王蒙以他七十多年来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甚至反证。其鲜明的特点与引人之处在于作者以其人生体验对老子其人及《道德经》做出个性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袁才荣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3):72-74,77
在我国建立刑事沉默权制度利大于弊。我国建立刑事沉默权制度必须解决以下三方面的矛盾:侦查资源的紧缺与高犯罪率的矛盾;传统的人证调查制度与对抗审判程序的矛盾;沉默权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1日上午,刚到上班时间,一位年近五旬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来到湖南省石门县档案馆。馆外虽连日阴雨霏霏,阴冷袭人,可他额上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相似文献   
7.
男人证     
【简评】中学生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睹过很多事情,会形成许多感想。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他们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能有独到的发现。本文小作者在回家乡的途中.发现了一件令她十分难忘的事情。让她形成了对残疾人的深切的同情心.这是在课堂上所没有的。而且对执法人某些偏执的方式也有意外的发现.真是生活处处有学问呀。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8,(2):52
时下,一种带有鲜明网络文化色彩的"恶搞证件"在不少城市的中小学盛行,比如"光棍证""FBI特工证""流氓证""逃学证""土匪资格证""扁人证"等等.  相似文献   
9.
那天,我驱车路过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不禁特意放慢车速,遥望了寂寞"站立"在路口多年的上海市青年宫旧址,这里曾是沪上著名地标、闻名遐迩的上海最大室内游乐场——大世界.和周围一片繁华的热闹景象相比,这座外观仿西方古典式的建筑像是个被路人遗忘的"弃物".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大世界的昔日辉煌,内心不禁五味杂陈. 回家后,不由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张珍藏着的"上海市青年宫出入证".  相似文献   
10.
冤狱与人证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人不是钢铁,酷刑之下,没有几个人能挺得住,熬不住刑,只能乱招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喜欢制造冤狱,.但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康熙、乾隆喜欢弄文字狱,借关碍文字杀人,有模有样。朱元璋虽然也制造一些文字狱,但水平多半不高,无非是有几个酸儒拍马屁,用的词碰到了朱元璋的忌讳——曾经做过和尚,造反起家等等,于是把他们拿来砍头,不像清朝的文字狱,多数都着眼于思想统一,肃清异端,刀刀见血,被抓出来的文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不规矩”。朱元璋制造的冤狱,多丰借机杀人,同时也顺便敛财。屡兴大狱,罪名都是谋反,当然,是莫须有的谋反,每个被杀的人,比窦娥还冤。窦娥的冤狱,毕竟还有人死了,人家把凶手栽赃栽在她头上,而朱元璋的冤狱,连苦主都没有一个。但是却有“凶手”成千上万地被杀掉,杀了之后,还要编“奸党录…‘逆臣录”,把他们的口供纪录在案,“铁证如山”,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