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杨忠勇 《语文知识》2000,(10):31-31
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故乡”一词,赐予许多高雅或纯朴的代称。家山: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后用作对故乡的代称。柳宗元《闻黄鹂》诗:“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故国:杜甫《上白帝城二首》:“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相似文献   
3.
思兰 《华章》2011,(3):52-52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的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的,如:  相似文献   
4.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1):46-47,66
《诗经》中“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二句诗出现过三次,古今学者对这两句诗的注解、今译多不相同。笔者结合民俗学、语言学和古文献学的知识,对其重新考释,认为它与春耕前举行的一种宗教祈神仪式有关。“田畯”是指在这种仪式中扮演谷神后稷的“尸”的代称。  相似文献   
5.
栋梁 《初中生》2015,(31):28-31
风筝,亦称纸鹞、纸鸢,闽南语称风吹.古代称之为"鹞",北方谓之"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飘浮的制品.晚唐时,人们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如琴,故称"风筝"或"风琴". 一 风筝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风筝的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改用竹子作为风筝的材质.  相似文献   
6.
袍泽袍和泽都指衣服。《诗经·秦风·无衣》:"岂日无衣,与子同袍……岂日无衣,与子同泽。"歌颂了战友们团结互助、并肩作战的精神,因此"袍泽"就成了战友的代称。  相似文献   
7.
古时出殡,灵柩前面有用一根绳索围成的圈子,称为"绋"。送葬的亲友要帮助拉灵车,叫"执绋",如《礼记·曲礼上》:"助葬必执绋。"又叫"执引",如《礼记·檀弓下》:"吊于葬者必执引。"后来又以"执绋"作为送葬的代称。至亲好友们手拉绳子,有的号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4,(4):48-48
百姓,就是平民。现代汉语里有平民百姓或平头百姓之说。可是,诸位知道吗?曾几何时,百姓也是贵族的代称。  相似文献   
9.
弄璋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璋,即圭璋,是古代朝聘、祭祀时所执的玉器。以“弄璋”称生男孩,祝他长大后为王侯执圭璧。  相似文献   
10.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古人曾赋予笔、墨、纸、砚以各种别致的代称,沿用至今。唐代韩愈把文房四宝人格化。他把他的四位友人的名字作为文房四宝的别名,以毛颖指笔,陈玄指墨,褚先生指纸,陶泓指砚。笔还称为管城子,毛锥子。笔也称毫,有羊毫、狼毫、兼毫等。用羊毛所制的笔为羊毫,狼毛制成的称狼毫,羊毛和兔毛制成的称兼毫。"中书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