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与城市的经济环境相比较,农村经济起点较低。但这起点低恰恰又说明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大、见效快,却因缺乏世人关注而成为投资者的盲点。因此,瞄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受众需求市场,瞄准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文化消费市场,启动广播业的“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有声传播工程,在增加广播业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普及性传播份额前提下,要努力提高传播服务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价值报偿。  相似文献   
2.
杜强 《传媒观察》2007,(1):50-51
近几年的省级新闻评比中,淮安电视台屡获大奖,我们的体会是:以农为本“奖”自来。以农为本,就是要在心里装着农民,想着农村,关注农业的进程;明白农民富裕、农村和谐才能构建整个和谐社会这个大道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深入农村,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事物,以追根求源的态度探究丑恶现象,以思辨的角度探询热点问题,以服务的精神报道农民的苦乐冷暖,站在全局的高度,做他们权益的代言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湖州围绕"三农"问题改革创新的一系列做法和成效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但也面临着要素资源制约越来越大等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问题,许多制约"三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有待破解。为此,湖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三农"融合、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4.
宋学清 《中文自学指导》2009,(3):79-80,F0003
费孝通曾说过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而这个“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乡土中国”说。作为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传统中国,“乡土中国”真切地反映了现实中国的真实情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的新视角,研究现代文学的新视点。但是在中国作为主体社会阶层的农民,他们虽然经常成为传统中国关注的重心,却永远成为不了“乡土中国”的真正主人,这是一种悖论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重农抑商,就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并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作为我国封建时代的一项重要政策,重农抑商在中学历史教材上始终拥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倍受广大的历史教学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关注,每个个体的中学生对此也都耳熟能详。在传统的旧教材中,重农抑商政策在教材相关子目下面对应的自然节中被直接的提及,但未作详细或具体的解释说明。而现时使用的新教材,重农抑商政策以独立的子目被编写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17页最醒目的位置,并对该政策的来龙去脉、浅层表象及深藏本质作了较为详实的演绎。  相似文献   
6.
自周代开始,以农为本的农户生计方式就基本确立。周王在每年春耕时,亲自率领官员在农田举行象征农耕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作丰收。至宋代,农业仍为民众最传统最普遍的生计方式,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民的多元化生计方式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从事丝织、矿冶、饮食等行业。本文拟从宋代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农户生计方式的变迁进一步探讨当时农业为本,工商业并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咏梅 《青年记者》2013,(20):130-131
农业节目主持人在传递信息、服务"三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才能找准定位、做好农业节目的主持工作呢?一、思想定位:以农为本,为民服务。要确立"以农为本"的思想,要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了解农村实际,了解农民生活和需求,为农民朋友传递致富信息、致富经验,服  相似文献   
8.
农村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样式单一,呈模式化,一般都以传统的户外活动器具为主,如大型滑滑梯、荡椅、攀登架等。中小型体育活动材料也都是以球、绳、圈为主,幼儿园应具备足够数量的活动器具,目前市场上的玩教具尽管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但农村幼儿园由于受经费等条件限制,大多不能承担。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作为地处城郊的农村幼儿园,我们以农为本,田野、村落、树林是天然的大课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人文资源是课程构建的有利条件。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述及战国诸子的重农思想,过去多笼统之论,且主要着眼于其积极层面分析,本文在肯定战国重农思想进步意义的同时,认为战国诸子存在不重视农业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改进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以后的历史中未能加以修正而成为中国重农传统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