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9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教育   9946篇
科学研究   1706篇
各国文化   70篇
体育   267篇
综合类   631篇
文化理论   114篇
信息传播   209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959篇
  2013年   815篇
  2012年   913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1013篇
  2006年   847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尚青 《青年记者》2020,(13):77-7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勠力奋战,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扩散。对新冠肺炎的战斗可以分为防疫和抗疫两个阶段。在举国抗疫的大战中,媒体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大众传媒传播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力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加持的网络传播能更快更智能地监测并改进公共危机下的传播策略。近期很多文章反思媒体抗疫中的经验和教训,关注舆论导向、报道技术、报道失范和传播伦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3.
4.
以乡土和公路作为主要元素的轻喜剧《过昭关》在类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借助"乡土"这个底色元素完成了中国公路电影类型的范式升级。《过昭关》关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与人情的变迁,观照在大时代辗转中失语祖辈一代的心路历程,带有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式思考意味。影片试图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弥合老中少三代人价值观念的裂痕。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问题是近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债转股的真正目的,其一是“改制”,借债转股之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二是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监管”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化解金融风险。债转股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举措,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但若在实践中,当事人各方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激励,则可能诱发债务企业的道德风险,使其功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以来,一些集体企业按照管理局的部署和安排,陆续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吸纳职工部分资金作为股份,明晰了产权,迈出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但一些改制企业仅仅满足于形式的改革,没有真正对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仍然沿用原来的经营机制,换汤不换药,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改制集体企业当务之急,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要理解孔子儒学思想体系,关键是要理解这个体系的逻辑起点。应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并根据时代的要求,论述了孝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汇  毛虫 《家教指南》2009,(8):36-37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多年前英国伦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9.
制约社会变革的因素很多,其中也包括道德伦理。本文就交互伦理和本质伦理在社会改革中的意义,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扬弃朱学、自创新说之后,在修身工夫诸环节中一直是将"诚意"置于优先地位的。他提出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命题,将"意"的感应机制视为人与现实世界关联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批评"务外遗内"的朱学和"是内遣外"的禅学之同时,坚持以超越内与外、整合心与物的"合内外"作为自己新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