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新闻     
关注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十周年庆典在湖南举行7月16日,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十周年庆典暨第十届比赛开幕式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庆典。第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以友谊桥梁,心灵交响为主题。从海外700多所孔子学院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2.
金铭 《成长》2007,(9):61-65
今年65岁的乔治·亨特教授是英国伯明翰大学一名出色的考古专家,业余时间却担负着帮助警方寻找遇害人尸体的艰巨重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3):I0001-I0001
大学是旧的,大学也是新的。旧的如意大利的波隆那、萨莱诺,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是各自国家的老大学,历史久,地位高,声誉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会不断迭代,产生出“新大学”。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出现了以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等为代表的“红砖大学”(Red Brick University),它们不同于牛津、剑桥等以文、法、神、医为重点的古典大学,他们以“市场”和“需求”立身,重视工业革命的挑战,开设古典大学所不屑的应用学科和专业,走出了一条与古典大学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英国的“新大学”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变革的主动转型。  相似文献   
4.
正在如今这个讲究名人效应的时代,崇尚名人、模仿名人、崇拜名人的强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惯性礼仪。在如今这个找工作难,难以找到如意工作的时代,一些商界名人的成功秘诀,往往成为求职者初入职场的风向标杆。◎查理·贝尔的秘诀:勤奋  相似文献   
5.
徐辉 《中国档案》2008,(5):46-47
2007年7月1日至9月11日,我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参加武汉高级行政管理培训班的学习。期间,我通过浏览英国国家档案馆和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理事会的网站,访问伯明翰大学特别收藏部和伯明翰、曼彻斯特、苏格兰等城市和地区图书馆档案部门,和~些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交谈,对英国档案管理和服务系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ECE)研修期间,对该系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进行了考察。该文在介绍伯明翰大学EECE系2005-2006年度本科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工电子类课程的教学计划及其特点,并与我国电类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计划进行了比较,给出了相关的对比数据和图表。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学评论家伯纳德.伯冈兹在评论戴维.洛奇创作的独特性时说:“在英国文学史上,诗人和批评家兼于一身者很多,而集小说家与批评家于一身者却寥寥无几,除了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亚.沃尔夫、E.M.福斯特之外,就是洛奇了。”[1]伯纳德.伯冈兹对洛奇的评价揭示了洛奇在当代英国文坛的独特地位:在文学界,他是著名的小说家,被称为“校园小说”的代表;在学术界,他是著名的教授和批评家,曾在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任教近三十年,并一直担任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被认为是具有理论思辩的天才。洛奇自己也曾说:“因为我本人是个学院派批评家……我是个自觉意…  相似文献   
8.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改革中国工程教育--柯俊院士访谈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俊院士,1917年生,浙江黄岩人。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研究生,1948年获自然哲学博士。1954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任教,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物教研室主任、物力化学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瑞沙大学荣誉理学博士称号;兼任日本金属学会、印度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教研学会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原中国金属学会、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科技大学顾问,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顾问。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报》副主编、主编,美国《材料科学工程》、德国《钢研究》等杂志的国际编委。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曾任学部常委,现为资深院士。自1948年至今,一直从事合金中相变的研究。1974年以来,开拓了探索作为人类发展物质基础和对中华民族统一、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的冶金史研究(特别是生铁和生铁制钢)。20世纪90年代后,把主要精力转向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教育改革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国家教委的科学家、教育家共同探讨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众多奖项。  相似文献   
9.
《科教文汇》2013,(28):F0004-F0004
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英国,1877—1945年),因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发明质谱仪,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1877年9月2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在伯明翰大学期间,阿斯顿随物理学家波印廷学习物理学,毕业后做波印廷导师的助手,后到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随汤姆逊学习。1913年,他改进了汤姆逊原来的实验装置,更准确地测定出阳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度,从而测出氖的同位素及其原子量。他也因此获麦克斯韦奖。1922年.为了表彰他在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原子量整数定律上做出的贡献,瑞士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2012,(18):1
大学是否要"走出象牙塔"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英国有些大学可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们从建校开始就被冠以与象牙塔形成对比的"红砖大学"的名称,英国首所"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的校长大卫易斯路利用这个对比谈起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象牙塔"这个称呼源于一些古典大学,过去曾用于褒扬大学不受庸俗风气影响,但现在又常用于批评大学脱离社会实际。易斯路说:"它现在常用于指远离现实、与周围社会联系不紧密的大学,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