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人作为汉族民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要了解客家和客家文化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切入,本文从梅州华侨、华人往来海内外的家族信件——"侨批档案"作为切入点,探讨客家华侨在近代历史中从自然形成的草根档案等尘封的记录,通过梳理和剖析,从中挖掘和研究以"客家方言"并无关系的江湖土语——"下市话"从出现、形成、发展和逐渐走向失传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在纯正"客家方言"集中的梅州地区,出现所谓"下市话",对它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保护、传承这对研究当代的客家文化、华侨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闽南侨批源于民间个体的跨国金融与通信活动,却在近代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汇聚成一个群体的文化行为,衍生出丰富的内涵和作用。闽南侨批以"银信合封"的方式架设起华侨与侨眷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了现实与情感的融合,成为中华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支撑力。传统文化以侨批为载体,以家族宗亲理念为根基,进而形成以血缘、地缘为中轴的乡土观念,滋养出浓厚的故乡情感,派生出近代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融之下的社会改造理想。这种情感最终演化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作用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在悠久的华侨华人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正是在这种情感升华中得以绵延传承。  相似文献   
3.
潮汕侨批记载着有关潮汕大地与海外世界各地的许多宝贵历史资料,是研究近现代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海外交通史、国际关系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侨批文献著录应遵循客观著录原则、完整著录原则、关联著录原则、批封结合内信著录原则,著录项目包括列字编号、收批地址、收批人、批款、寄批人信息、写批日期、内信、邮路。目前潮汕侨批文献著录工作正在起步中,有待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申遗成功后,福建、广东两地对侨批诚信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做了各种有益实践.新时期,仍需从加强保护、深化研究、扩大宣传、创新形式、多方合作五方面探索侨批融入社会诚信意识培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清末至民国时期我国邮政部门对侨批业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邮政建于清末,此时闽粤地区特有的民营侨批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被纳入了政府邮政管辖范围。此后,从清末至民国年间,政府邮政部门逐步加强对民营侨批业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在规范侨批行业的同时,也给侨批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促使侨批局不断设法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文献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记忆的完整和系统性的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文献遗产。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文献遗产,发挥文献在社会记忆构建中的作用,是一个跨越文献学和遗产学的新课题。本文拟从广东侨批文献遗产的保护利用案例的实践中,从社会记忆构建的角度出发,对文献遗产的价值分析和保护利用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清朝末期,中国传统的邮驿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原有的邮驿体系不断瓦解,邮政局面混乱,既有官办的驿站、文报局,民办的民信局、侨批局,也有西方列强私设的客邮、商埠邮局,以及半中半洋的华洋书信馆等。光绪四年(1878年),  相似文献   
8.
侨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献,其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目前在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中尚属空白.文章通过对侨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对其当前的分布现状和集中保存的特点、个性元素信息特征的分析研究,并历经一年多的试著录,最终形成了侨批元数据规范及著录规则,为接下来侨批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实用集邮辞典》对“侨批局”的界定是“专门办理海外侨胞通信和汇兑业的民信局”。“侨批局”由于是早期的国际通信汇兑系统,信、汇结合、亦商亦邮,其邮品印记较多:中西合璧,红黄蓝,繁花似锦,更重要的是邮品蕴藏着丰富的侨史信息、和民族历史信息,因此我们可用邮品诠释“侨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闽南天一信局全称"郭有品天一汇总银信局",位于龙海角美流传村,是旅菲华侨郭有品于1880年创办,至1928年停业.在48年时间内经历了兴衰过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经营时间最长的早期民间侨批局,在闽南侨批史乃至中国邮政史、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