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当天上海《新民晚报》第二版配合会议消息发表的图表上披露了一条信息:2014年部分一审民事案件增长情况中,名誉权案件增长达27.9%。但是经查周强院长报告正文,没有这个数字,网上也搜不到。我当即向晚报编辑部核实,据在会议现场采访的记者回应,这是院长报告时打出PPT显示的。再询问最高人民法院方面,也确认这个数字载于院长报告的附件。这个数字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法理,法之理也。简单地说,就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显然,这种理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理",也不是"常理之中,情理之内"的"理",而是获得最广泛社会认同的法之"理性"。依据这种"理性"行事,便可得到社会成员最广泛的认同和最相对公平的正义。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人心浮燥,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众声喧哗的传媒生态,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守客观、冷静、理性的底线思维,多从法理上考量事物,让新闻报道获得最广泛的社会认同,经得起现实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一、"献爱心"莫伤穷人自尊心,更不能侵犯穷人肖像权和隐私权  相似文献   
3.
宕子 《今传媒》2010,(3):83-84
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在第三十六条中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4.
李利纳 《中国科技信息》2006,(16):273-274,276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给传统教学方法以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必须引进一些发现、探索、归纳、推理的现代教学方法,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而房地产专业课尤其是物业管理这门课,其特点是理论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则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伊莱利利公司与豪森公司医药专利纠纷案是一起在中国制药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案件,与普通的专利侵权案件相比,本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案件涉及多项专利,本案中,伊莱利利公司共使用了3项专利来启动专利侵权诉讼;二是案件涉及多项复杂的法律和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确定与新产品制造方法专利有关的举证责任,以及如何理解权利要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践中,交强险中优先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后,对侵权人赔偿额的确定,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由此带来了裁判结果的不统一。文章结合笔者以往的司法实践,与当前出现的一些个案的判决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提出解决的规则,以便对今后的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健身科学》2008,(4):51-51
归责原则不同:工伤适用的是无过错原则,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失。侵权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侵权人要有过错,被侵权人要无过错,如被侵权人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的大小,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网上版权侵权的性质与归责原则入手,参照比较国内外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侵权责任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类型的侵权行为即受益型侵权行为,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侵权人的不法行为不仅没有损失反而获得了利益,传统的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则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侵权人一方起不到有效的规制作用,这样就会致使为了获得利益而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发生,破坏社会秩序。文章试图解决对这种行为的规制问题。首先介绍了受益型侵权行为的概念,接着论述了目前我国法律规制受益型侵权行为存在的困境,然后总结了目前各个国家在规制受益型侵权时都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利弊,最后提出了自己对于规制受益型侵权的一些建议,得出了一个简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精神,本刊特作以下声明:一、作者向本刊投稿(包括文字作品、美术和摄影作品等),即意味着将作品的发表权、删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本刊,并视同许可语文报社官方网站中华语文网免费转载。如不同意以上授权,请在投稿时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