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比较保证保险合同和保证担保类似与不同之处。探析在司法实践中保证保险的法律问题,如保险合同与基础合同关系问题;保证保险合同抗辩权问题;保证保险合同代位求偿权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保证保险是一种具有两重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其性质既具有保险的性质又具有保证的要件。故保证保险绝不可以被简单的定性为保证或者保险。而真正应当性质清楚的是保证保险合同,其性质是保险合同。在保证保险法律关系中要首先适用保险关系,当债务人恶意不履行或者保险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保证关系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2,(15)
前不久,由台湾国泰人寿和台湾国泰世纪产险合资创建的国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在成都正式揭牌开业,成为首家人驻成都的台资保险机构,也是台湾保险业在大陆西部地区开设的首家保险公司。国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在主营财产保险的基础上,将重点突出以服务及风险管理方式开展艺术品保险、展览会责任保险、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保证保险、医疗责任保险以及营建机具设备保险等特色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4.
由于保证保险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法学界对保证保险的认识分歧较大。根据保证保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该文认为保证保险是作为一种担保手段存在的,只不过该种担保手段以保险为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又区别于现有的担保手段,可以将其概括为特殊保证。在担保法有规定时应当适用担保法,担保法没有规定时,应当适用合同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出现一个新的险种——保证保险。由于保证保险表现出两种法律关系:保证法律关系和保险法律关系,对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通过从保证保险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实质两方面对其法律性质进行剖析,得出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应为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美英法荷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的现状、具体做法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出西方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制度的先进经验,从而为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决定了商业银行是汽车金融服务的主角,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汽车金融服务主体的多种合作模式,来寻求完善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本文探讨了这些合作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的面积和数量不断增加,而违约事件也时有发生,既损害了农户的利益,也引发了部分上访、问责政府等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据实地调查发现,用引入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方法来防范违约风险,如果业主跑路,则由保险公司来偿付当年或次年土地租金。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保护了农户流转土地的利益和积极性,减轻了部分业主的经济负担,同时减轻了基层政府兜底解决纠纷的负担。然而从土地流转的长期与短期风险,投保主体与承保主体的性质等角度,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也从区别对待不同类型投保业主,加强监督土地流转的规范流程和完善土地流转标准合同的条款等角度提出了完善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保证保险合同就其实质而言具有保证合同的性质,保证保险合同效力从属于基础合同,保险人在合同中的责任也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