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瓒作为"元四家"中以"疏体"见长的画家,其画作意境大多表现为疏简清逸、古淡幽远,其题画诗也尽脱元人之秾丽而得陶柳恬淡之情,与画作两相映发。倪瓒是元末题画诗存世最多、质量最高的画家诗人。元末及元以后题画诗的兴盛,与倪瓒的诗画创作实绩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倪瓒是元代绘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画家之一,本文主要从他的绘画美学思想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这两方面来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倪瓒的画古淡天真,没有纵横之气,其萧条淡远的画风将“元画”的独特品质推向了极致;龚贤强化积墨的构造性和画面气氛的表现,突出“画意”,削弱“写意”,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创造出了前代山水画家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丰郁、正气堂堂而富有奇趣,大方端庄而又难窥其隐秘的山水画新风貌。  相似文献   
4.
山东老年大学的李成良教授,虽已过古稀之年,依然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引领着诸多热爱山水画的学员徜徉在艺术的海洋。李老师上课格外认真,每次上课三个步骤:一讲理论,画家所处时代背景、风格特点以及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影响;二是逐一点评学员的作业;三是以身示范作画,他  相似文献   
5.
倪瓒画风的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四大家中倪瓒的绘画以笔简意幽、雅拙苍健、古淡天然、清新萧散而为后人称道, 成为元画极致, 是中国文人画完美形式的典型代表。倪瓒中年家遭不幸, 心境孤凄, 淡泊忧伤, 既信道教, 也崇佛学。论者大都认为倪瓒画风的成因主要是他的“出世”思想。笔者认为,倪瓒的绘画风格除受到元统治者民族歧视等影响外, “轰轰烈烈男儿事, 莫使磨砣过此生”的儒学思想才是形成倪瓒绘画风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元代大画家倪瓒是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其创作风格鲜明独特,尤以写实风格为主;同时他的绘画细腻传神,尤以山水题材最为出色。倪瓒在晚年创作绘制的《狮子园》,笔法娴熟,构图标新立异,是实景与意境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张泓 《华夏文化》2014,(4):47-49
正一古代各行各业的著名人物中,有一些人患有洁癖,冯梦龙在《古今笑史·怪诞部》中记载了其中一些人的趣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大画家,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就患有洁癖,他隐居在辋川的时候,不容许地上有一点儿尘埃,每天都要准备十几把扫帚扫地,因为扫地太勤,扫帚损坏得太厉害,为此还专门雇佣两个  相似文献   
8.
张剑 《收藏》2010,(1):24-27
徐光聚是当代青年山水画家中涌现的杰出代表。他白幼随舅舅习画。中央美院结业后又遍临元明绘画大师之力作,从而打下了深厚的绘画基础。徐光聚的山水借法于明代董其昌和弘仁.笔墨精神则源于元代倪瓒,追求萧索淡远的意境。徐光聚敬仰倪瓒孤傲独立、纯净自然的个性,崇尚他不从俗更不媚俗的画风。  相似文献   
9.
10.
《太原大学学报》2015,(3):120-125
人物作为中国山水画的构成元素之一,对画面情节的补充和画家思想的揭示有着重要功能。而倪瓒在其画作里,有意将人的存在取消,从而使"空亭"这一意象符号成为一种哲学标志。"亭下无人"既是"在"的缺席,也是一种有所向往的"召唤",其蕴含的美学意义和人文情怀有助于对倪瓒这位画家以及中国山水画所潜藏的思想性有更加深刻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