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207篇
科学研究   130篇
各国文化   57篇
体育   119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普米族服饰存续境况堪忧,亟待需要数字化的传承与保护方式。而国内现有的数字化传承方式大多集中在文化传播层面,具有用户体验式的交互虚拟展示方式尚未出现。作者试图基于交互虚拟设计的方式展示普米族服饰文化,为普米族服饰文化氛围的营造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2.
赵先政 《文化学刊》2008,(6):133-135
中国戏曲服饰艺术与中国戏曲艺术载歌载舞表演的程序性、虚拟性和假定性相适应,具有程式美、律动美、装饰美和符号美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李查 《语文知识》2004,(11):10-10
巾 古代平民用以裹头的头巾.秦朝时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相似文献   
4.
女人遭罪     
女人的累多半是自找的。比如。男人哪怕五短身材,腆着个将军肚行走大街,每天海吃山喝,暴食暴饮,都不会有所顾忌;而女人则苦啦,吃少了,怎对得起这花花世界日渐衍生的诸般诱惑,而吃多些,就不由得揽镜自怜、生怕日渐肥胖的身形没男生理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光、手势、姿势、面部表情和服饰五个方面,分析了良好的教态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以及不恰当的教态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要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充分发挥良好教态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洪浪 《今传媒》2007,(5):57-58
如果你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仅仅还停留在一身整洁的西服,端庄笔挺地坐在直播间里,面部略带微笑,字正腔圆地播报新闻的印象上,那你就该更新认识了.如今打开电视,不难发现新闻节目以越来越轻松活泼甚至幽默调侃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无论从演播室的场景布置,灯光色彩,还是从主持人的服饰打扮、言语表情,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围棋天地》2004,(24):36-37
知:了解、认识、知道、记忆10年过去,街头满眼的军大衣已经被多彩的服饰取代,市场经济的铺开,引发“媒体大爆发”,这段时期,仅期刊全国就上万家,人们关注力与兴趣点的分散,给办刊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就在这个迷茫的时代,中日围棋擂台赛走过一代人的青春岁月,留下一个日渐萧条的背影后,终于在1996年画上一个句号。告别一同走过11年春秋的老友,棋道还要延伸,《围棋天地》在努力地探索“知”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作为一个广义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大部类:技术体系表现为文化的器用层面,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价值体系表现为文化的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1]将服饰文化纳入到这一广义范畴,它所包含的“技术”和“价值”体系,前者是指服饰本身,后者则是指服饰观念。因此,近代上海服饰的变迁,不仅是器用层面上服饰本身的变化,也是服饰观念的更替。甚至可以说,服饰观念的变化是服饰变化的深层次动力。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交融、传统社会向现代…  相似文献   
9.
对Ge家服饰的历史文化意蕴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21世纪服装设计大赛上,来自中国选手尤珈设计的作品“青鸟”一举夺魁。在谈及她获奖的原因时说过,如果这件作品有所得意的话,那是在对民族传统图案的成功运用。从她自信的言语和作品中可看出,她所运用的图案正是通过创意处理过的中国民族传统图案——孔雀羽纹。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装饰手法将孔雀羽毛纹样同紧身鱼尾晚礼服柔和的轮廓线相互呼应,以浑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