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隔十年,余华携新书《兄弟》回到大家的视野;十年,文坛已换了两个世代,当年的先锋派,实力派作家相继消声,而他在战胜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宣告:“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针对张守仁先生提出的所谓“新散文”展开讨论和批评。散文究竟应该怎么写,显然已成为散文界同仁广为关注的问题。先生提出的“新散文”主要以《转身》、《麦田中央的坟》和《告别五千年》等为代表,认为这些散文“勇敢地冲出了(传统散文)的围墙,向小说、戏剧、建筑乃至生物学、哲学借鉴手法……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等等,文章认为,散文可以创新,可以变变花样,但不能背离散文创作的写实性原则;散文毕竟是散文,不属于虚构性文体,倘若散文也能虚构了,散文也就等于死了。  相似文献   
3.
电脑急转弯     
《母狗》是一篇先锋派小说。所谓先锋派,初听名字,也许要让人肃然,以为高深莫测,而实则不然。《母狗》里的故事其实非常通俗,就是性。其情节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那就是占便宜、打主意、偷窥、性交和联想式的议论。孩子们为了挤一下年轻的女老师小范的腿,就老从那个不大的门进  相似文献   
4.
七月派与先锋派小说在各自的时代都是超前的,他们的创作在真实的理解、创作主体的态度和对人性的发掘等方面都有着相似与不同.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试图进行比较,以期能在这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小说流派之间寻找到可以弥合的裂口,能够续接上中国20世纪小说行进中断裂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后,先锋派作家的创作出现了群体分化与文学变异。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苏童,其创作体现出明显的背离先锋、回归传统的趋向,创作姿态由对传统的激情反叛转变为对传统的主动回归;叙事视角由第一人称的讲述转变为第三人称的描述;小说由形式压制故事转变为故事突现于形式之上;商业写作特征的引入,使得小说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增强。苏童的创作转型,一方面体现了创作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作家批判精神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余华是中国文坛八十年代先锋派作家群中非常出色的一位,在他转型期前的作品中,他对暴力的叙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本文尝试着重从暴力与仪式、暴力与历史、暴力与刑罚、暴力与死亡、暴力与权力机制间关系五个方面对余华转型期前作品中的暴力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先锋派将创造"前所未有的美"作为它战斗的实践宗旨。在中国,孟京辉作为先锋派的代言人,其戏剧作品亦彰显着一种叛逆、前卫的姿态。通过反讽、抽象、主观意识视觉化等手段,通过人物表演和舞台效果的配合,孟氏先锋剧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新奇感。然而,先锋派作为反抗文化危机的新奇制造者,它的发展总处在悖论式的挣扎中。一方面,当戏剧内容再无标新立异之处时,先锋派便转入对形式的创新,而新奇形式的日益成熟也就代表着它已沦为先锋派所厌恶的陈旧之物。另一方面,缺乏创新资源的先锋派只得大量借用媚俗进行反讽,通过玩世不恭的自我毁灭态度表现战斗姿态,而这也无法使它避免沦为平庸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先锋文学概貌及其对生存困境的思考。认为人总是活在某种边缘。从而表现了先锋文学对人的危机及其如何进入终极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写作过程及其转型清晰地显示了中国先锋派文学的走势,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接受、思索、改进的过程。而这个转变的原因既有作家自身的不断调整修正,也有读者反应批评的约束作用,更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功能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与其业师沈从文一样淡泊名利、性情恬静、祥和温厚,可谓“合德之厚,比于赤子”。当他人随时代发展,不断掀起“伤痕”、“反思”、“改革”、“先锋派”“新写实”等浪潮时,他都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自己的目的,秉持着“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的宗旨,从日常生活、市井百态中发掘和表现着“美”与“爱”。有人将其列入“寻根”文学,但只是按图索骥,迫其入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