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5577篇
科学研究   87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64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52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569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556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宝德 《精武》2003,(12):22-23
  相似文献   
2.
阎长河 《武当》2003,(2):31-32
八极拳亦称开门八极拳,有孟村吴氏八极和少林八极两大流派,这里介绍的是盂村八极。 在八极门中一向视“六大开”为八极门的极至,成为秘门绝技,从不轻易外传。“六大开”实际上是八极拳技法的总结和概括,进一步讲,是八极拳打开方式的核心,立  相似文献   
3.
空中技巧助滑速度运用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认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规律,通过测量法、统计法对2004"龙珠杯"铃木自由式滑雪国际雪联世界杯的各国参赛运动员的助滑速度进行分析,运用力学原理阐述助滑速度在空中技巧运动中的运用.得出结论:不同翻转周数、不同动作难度助滑速度不一样.以动量矩守恒定律为依据;起跳阶段的助滑速度主要以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作用原理来调节,空中姿势的改变根据动量矩守恒定律可调节速度;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需要有精确的速度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对于电视来说,尤为如此。受众审美习惯在不断变化,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感知能力。不创新,就会造成审美疲劳。电视创新主要体现在节目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节目创新是基础,是核心,是灵魂,是关键,也是电视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6.
“实物感知”教学法在服装材料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物感知”教学法具有高效、直观、准确、持久的特点,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崇尚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今天,在特定的教学中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服装材料课中,运用“实物感知”教学法,收效更大。  相似文献   
7.
倪桓 《现代传播》2001,(3):33-38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通过比较学术界几种常见和尚存争议的观点,指出这几种观点的融合性特征;并且进一步阐述了新闻敏感产生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直觉与实践,人格与感知、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综合探讨了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以普陀山为研究区域,从旅游环境容量的三个分量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论体育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育发展至今日,其健身价值反倒常常不是最动人的了,让我们感受一下一次次体育盛会的氛围,听一听奥运会中一次次奏响的国歌,看一看一次次升起的国旗,就会感知到体育是一种世界各国共同想往而为之拼搏的荣誉.由于体育的这种社会功能作用于社会,影响于社会,因而它所显示出来的价值观、功利观,就大大地超越了比它自身生物性功能更大的价值效能而备受世人关注和青睐.通过体育对社会政治、社会控制、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促进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国兴 《武当》2003,(11):43-45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实际上是“以气为本”的气学文化。自宋代周敦颐撰《太极图说》,并经朱熹注释之后,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完善。而有关“神”的认识,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如前所述,仙学(包括内丹学)的修炼过程,始终是以元神的提炼、净化和升华为其宗旨。换句话说,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