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66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师     
《教书育人》2006,(1):7-7
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2006年云南师大将采用专升本的方式,面向全省10个州市20个县定向培养高中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各40名。  相似文献   
3.
校本科研使“科研”下嫁到各层学校。可一线的农村教师不免有些迷茫和惆怅:繁忙中挤时间读书、写文章、跟随他人进行一些课题研究等,收效甚微却不说,而且会谈“研”色变。几经思索,我校决定以故事研究(叙事研究)这一人人可做的科研为突破口,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探索校本科研的实效性。几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出了“做故事研究三步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年龄偏高、学历偏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很多教师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教材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课改教师素质亟待提高,课改教师培训急需加强。在很多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村师资保障困难因素及相关措施成效的国际比较,从需要层次理论出发,提出我国农村师资建设,应走从上至下的需要满足路径,在"招募""培养""培训"各环节强调身份认同和提升教学能力的保障机制建设,最大程度实现农村教师"发展需要",提升教育质量并反哺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6.
杨东平 《生活教育》2011,(10):24-24
据中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学校食堂为农村教师作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好》的报告,对农村教育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明确指示,说到了点子上。领导干部爱教育不易,懂教育不易,既爱教育又懂教育,最为不易。温总理可以说是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师的筛选、招募和保留,一直是国内外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为吸引并保留农村教师,澳大利亚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如实施农村教育体验项目、采取多种鼓励性措施、优先招募农村生源的教师、加强农村在职教师网络培训及加强新入职农村教师指导等。  相似文献   
8.
阅读非小事,既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底色、一所学校或一个区域的教育品质,更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养。2010年5月,《人民教育》第10期刊发长篇通讯《大漠绿洲——内蒙古宁城县高效阅读教育工程纪实》后,引起读者强烈关注。经过高效阅读训练,宁城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均成倍超过国家课标要求。在这个地处塞外的国家扶贫县,无数农家子弟在全国作文和阅读大赛中获奖,一批农村教师迅速成长为名师、站上全国讲台,一所所学校在全国崭露头角,全县高考质量跃居自治区前列。  相似文献   
9.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的自我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自然规律。此话如果从老师口中说出,其潜台词是想办法调往条件好的城镇学校。现如今,湖南许多县的情况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度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存在的二元格局使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政策使不同类别的教师存在心理不平衡感,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了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及职业满意度。因此,留住或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通过优化制度及落实政策,深化农村教师的文化融入,引导教师自身理性看待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等来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留住或吸引教师在农村长期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