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教育   12419篇
科学研究   2734篇
各国文化   74篇
体育   692篇
综合类   725篇
文化理论   388篇
信息传播   4124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1163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617篇
  2011年   1774篇
  2010年   1571篇
  2009年   1642篇
  2008年   2155篇
  2007年   1726篇
  2006年   1468篇
  2005年   1181篇
  2004年   1107篇
  2003年   703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85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20,(8):749-752
以校园足球为例,运用利益相关者观点展开校园足球发展问题和治理的研究,在界定校园足球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和校园足球治理等概念后,进一步探讨校园足球布局缺乏理论支撑、校园足球管理制度创新不足、校园足球发展出现了认知偏差、足球升学的工具理性依然强烈、对待校园足球的思想观念依然保守等5个治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5项治理策略,即优化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与配置,创新校园足球管理体制与机制,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保障制度,理性地使用足球升学工具,发挥文化引、市场推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我国现阶段乡村农民体育观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研究、下乡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多因素分析等方法,以我国20个省、区、市部分农民(户)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参与全民健身、享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力求探索出一条以城市带动乡村来提高我国整体体育人口比例的道路。研究结果显示:我国9亿农民在富民政策指引下,92%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温饱”之后思什么?农民是否愿意在自己农闲时间中给体育留有一席之地?他们对健康的渴求、精神的愉悦、消费的倾向如何?需要全社会来引导与关注。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阶层的评价标准、评价依据,及为什么和怎样实现新阶层政治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对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新阶层的命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第一招:加强领导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数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过程,涉及到社会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社会“改造”工程。确定一个健全有力的决策领导体制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城市发展的认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各级数字城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数字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  相似文献   
7.
王平 《兰台世界》2003,(7):34-3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和重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使得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不到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导致人民群众来信、上访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才能使该解决的问题迅速、妥善地得  相似文献   
8.
9.
1.运动员权利的基本概念:指运动员依据其在社会生活和竞技体育中的法律地位,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形式,可作或不作某种行为,从而实现其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法律手段。2.运动员权利内容的体系构成:(1)基本权利:运动员的基本权利是指运动员根据宪法规范所确定,表明  相似文献   
10.
刘中平 《吉林教育》2006,(12):53-54
在一所学校,由于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教师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引起部分教师的不理解、不支持,与校长产生“对立”;由于校长与教师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够,也可能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