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57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科技新时代》2003,(2):56-56
  相似文献   
3.
[1] 9号,搭上由深圳至温州的长途巴士。近日里深圳的天气不是很好,雨丝像街头的长舌妇一样进行着长时间的战斗,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天气预报里说近期闽粤等地会有冰雹现象,而台风莫拉克又影响着南方的诸个地区。所以说,我走到哪儿,都只会是一片阴雨。  相似文献   
4.
5.
每言 《初中生必读》2007,(12):35-36
声名狼藉的噪声,一向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但是,也许你不知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利用噪声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岛地区7个观测站资料考察各站冰雹发生的年均日数、月度分布情况;根据近年来青岛地区实际发生的冰雹灾情个例,分析冰雹资料的缺漏情况,提出冰雹灾害情报收集的可行性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晶莹流动冰雹树,铁树难开终需开.万宗归一是根源,龙腾万里入九霄.  相似文献   
8.
冰雹(直径≥2 cm)为强致灾性天气,目前冰雹预警时效普遍偏短,与社会防灾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2016年6月8日长三角地区较为典型的冰雹过程分析,结合实际预警业务经验提出快速冰雹预警流程:首先掌握属地及周边冰雹生消时空规律,提高冰雹易发季节预警敏感度;其次于中短期预报中分析对流种类和强度,判断适合冰雹产生的强对流潜势大小,并检验冰雹特征指标,即0℃层高度、对流有效位能和垂直切变等是否符合经验指标;最后于短临预报中着重监测雷达回波的生成和动态,当初生对流发展迅速、将继续加强并影响责任区时,回波强度达50 dBz、回波顶高达12 km时,即可提前发布冰雹预警.  相似文献   
9.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琴  俞旭枫  施金海  高翔  沈沉 《科技通报》2021,37(4):10-14,22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德清国家观测站(58454)的实时观测数据等,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德清县的一次暴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背景场、中尺度特征、物理量场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突发性强对流天气主要受蒙古冷涡渗透的冷空气与稳定维持的副热带高压环流的共同作用,强烈的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机制;冰雹发生前后各项热力和动力指标发生明显变化,典型的上干下湿的大气结构有利于产生降雹;孤立的对流单体合并处产生冰雹,强中心可达71 dBZ,中气旋和VIL极大值区域对应冰雹落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为今后提高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时效和准确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