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上三十,正到一生的紧要处。倘若再遇些触及身体进而给灵魂作记号的事情,忏悔的心自然一日胜过一日,方才懂得点安身立命、利己利人的常识。我从十七岁起,曾经做过四年“教书育人”的事业,又做过几年“上面下来的”记,当年正是无畏无知,其中一件难忘的,是一位对我关爱有加的老县委书记,有一回大约对我的浅薄忍无可忍,当面训导了我几句:“小侯啊,你也是个农村娃,怎么对农村的情况如此陌生.你不能光呆在书斋里写章啊!”  相似文献   
2.
张芳贤 《考试周刊》2007,(27):66-6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而委婉语是英语文化中最常用的一部分,尤其在英语新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本文着重探讨了委婉语的起源、定义、特点、在英语新闻中的分类和使用目的,使我们对英语新闻中的委婉语有大致的了解,从而领会英语新闻中说话人的意图,以期望对跨文化交流、英语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与"道德人"是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重要基础,他一方面认为"经济人"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并积极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利己是"经济人"人的本性,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另一方面"经济人"也必须是有道德的人,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的道德规则,社会将会崩溃。利他是"道德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体。追求幸福是每个个人和社会的最终目的,追求财富是获得幸福的手段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与利已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斯密从小就受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并且成为指导他的经济学说的哲学基础。后来把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研究经济问题的立论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从理性经济人假说出发,以生命本体论为基础,提出均衡反射场理论假设,试图构建一个对人类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研究的统一分析框架,随后以此分析框架对利己行为和四种利他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尝试性的建立了数量表达式,最后建立了从利己行为到利他行为的完整谱系,使人类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统一于均衡反射场假说。  相似文献   
6.
十月九日星期四昨晚之所以我哭了,是因为我妈打了我的屁股,之所以我妈打我屁股是因为我写的道歉信不深刻不严肃。可是我真的觉得我写得已经很深刻很严肃了。  相似文献   
7.
利己本身看 ,利己无利无害他人及社会 ,无所谓善恶 ,无所谓好坏 ;从利己实现的手段和给他人及社会带来的影响看 ,利己可善可恶 ,可好可坏。利己和利他是使人类社会得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利己不是一种病害 ,对自我的追求不应成为一种禁忌 ,为自己谋幸福不应受到轻视。  相似文献   
8.
本以“斯密难题”为切入点,论证“斯密难题”不过是个假问题而已,并深入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在必要的张力下的统一,而不是截然的割裂,它恰恰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部矛盾,因此,既是“经济人”又是“道德人”的人,才是完整的“社会人”,这一点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论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与公、私两种基本所有制依存的重要理论基础——人性前提比较,指出“利己”.“利他”的人性观都有局限,应当建立与市场经济深化相适应的人性观“人性多元论”。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假设对于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私有制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来说,是一个较为适当的假设。人性既不是完全利他,也不是完全利己,利己心和利他心都是人性中自然存在的不同侧面,它们总是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经济人假设遇到了"有限理性"、"嵌入理论"和"交易费用"的质疑,面临着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心理学等认知科学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们应以经济人假设作为研究人的行为的"参照系"和"基准点",一方面用它来约束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又要指出一些限制行为的局限条件,这样就可以推断在怎样的情况下,人的行为必然会怎样;而情况若有所改变,行为也就一定随之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